新闻头条 首页>新闻头条

推动产学研结合 促进“两型”产业发展——我校与湘潭市人民政府共建“

作者:李洪华 张志兵 日期:2008-09-20 浏览:137

 

本报讯   74日,学术交流中心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我校与湘潭市人民政府共建“两型社会”协议签订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邓治平,省科技厅副厅长梁秋松,省教育厅副厅长申纪云,湘潭市委书记彭宪法,湘潭市委副书记、市长余爱国,湘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毛腾飞,副市长廖国锋,副巡视员陶新水,我校党委书记肖国安,校长田银华等出席仪式并在主席台就座。省、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大中型企业代表,学校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约200人参加了仪式。仪式由毛腾飞主持。

上午9时,协议签订仪式开始。在鲜花的簇拥和目光的聚集下,余爱国、田银华分别代表湘潭市人民政府和湖南科技大学,郑重地在共建“两型社会”协议上签字。会场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从这一刻起,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的篇章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共建协议的框架下,一批校企合作项目洽谈成功。22家在潭企业与我校签订了产学研结合的具体协议,共推湘潭传统产业结构的改造、提升、优化,实现“节能、减排、降耗”,促进“两型”产业发展。

本次协议签订仪式,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一个高校与政府主动对接共建“两型社会”的活动。我校党委、行政在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消息公布之后,敏锐地认识到高校有基础、有条件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动力主源和贡献主体,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主动对接“两型社会”建设。学校积极引导教师把纵向科研项目向横向领域延伸与拓展,校企联手攻关,为企业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学校还通过与企业共建技术中心和研发平台,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使得一大批专家教授的科研成果正在逐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学校与湘潭平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矿用智能局部通风系统及装备”、与湘潭电化合作的“工业废渣堆场生态修复技术”、与湘潭市昭山冶金化工有限公司合作的“冶炼烟气脱硫除尘系统研究”等项目以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和生物质能开发集成技术示范工程”等课题,为湘潭“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多年来,学校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已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家企业合作科技项目达600余项,直接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对于这次“官产学研联动”,肖国安在接受湖南经视、湖南教育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我校与政府对接共建两型社会”,这是市校合作、校企合作的一个新平台,也为我校产学研之路提供了一个新起点、新机遇。有了政府政策上的保障,学校要继续实践开放式办学,争做湘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排头兵’”。

湖南经视、湖南教育电视台、湘潭电视台,《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潇湘晨报》、《长沙晚报》、《湘潭日报》、《湘潭晚报》,新华网、中国网、红网、湖南教育网、星辰在线、湘潭在线等10余家媒体纷纷对此盛况进行了报道。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