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科技与人文大讲堂:周险峰教授诠释立德树人与知识学习的域外视角

为了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学术创新意识及素养,开阔学术视野,10月18日下午,我校“科技与人文大讲堂”在立志楼B5-2报告厅精彩开讲。本次活动由教务处主办,教育学院承办,主题为“立德树人与知识学习的域外视角”,由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首批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周险峰教授主讲。教务处、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教育学院师生参加本次讲座,讲座由教育学院院长谭千保主持。


图片1_副本.png

教育学院院长谭千保主持


图片2_副本.png

“科技与人文大讲堂”:周险峰教授精彩讲述


周险峰教授首先从词源及概念演变史的角度,对立德树人中“德”的含义进行了深入解读,他指出,立德树人的“德”原初的意思是遵循本心,顺乎自然。只是随着儒家道德教育观成为主流后,德的含义日益从遵从本性、顺乎自然转向外在的他律,个体精神自由由此日益委顿。从本源来说,“德”与其说是一种符合某种社会要求的品质,不如说是一种个体的自在精神的状态。立德树人的真正本意或境界是:顺应人的本性,培养自主自在的主体。


周险峰教授剖析了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周险峰认为,当前知识教育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实施课堂革命势在必行。周险峰教授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比较了中外知识教育方式的差异,深刻指出,知识教育应该更自由点(少些不必要的所谓纪律约束)、民主点(从根本改善师生的教学关系)、生活化点(知识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活动化点(知识呈现方式更生动多样)、多给学生点希望(教学情感投入更多)、过程化点(知识学习评价多元)、满足需要多点(更加注重全面发展)。


除了从知识教育教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外,周险峰还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分析引向社会,他表示,立德树人取决于家长、教师及社会深层的价值观的变革。对教师而言,应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艺术;对家长而言,应该关注孩子的成人而不仅仅是考学;从社会大众而言,减少功利心态,树立职业平等的价值观念十分必要,而这与社会道德信仰整体提升根本相关。


谭千保对本次讲座做总结发言,他表示,周险峰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见解独到,示例翔实,对我校师生的教育实践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同时也期待同学们在学习中更加活泼,更加具有求学精神,改变平淡的学习状态,将学习和生活相结合起来。


图片3_副本.png

学生向周险峰教授提问


讲座后,周险峰教授还跟同学们就劳动教育、教育现状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耐心解答,在座师生受益匪浅。


评论
用户: 邮箱: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