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方晓风教授来校讲学

作者:文/冯琳晰 李戈 图/朱思韩 陈靖昱 杨文章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9-10-26 浏览:307


 
   
 
   
 
   
 
 

10月26日下午,我校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主办,产品创新与品牌传播研究所承办,飬工坊协办的主题为“超越形式的设计”报告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方晓风教授在立志楼B4-1开讲。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教师代表,我校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学院师生代表到场聆听。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吴志军主持。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方晓风以从一次带学生考察苏州园林的经历为切入点,具体分析苏州园林的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整个苏州园林呈现出“暗—次暗—最暗—最亮”的光线刺激感觉,冠云峰周围没有比其高的树,也正是最亮的光线落在冠云峰上引人驻足拍照的原因。他表示,设计与其说是超越形式,不如说是超越狭隘的视觉影响,园林的设计不仅是造景,而且也是在表达主人的心性和志趣。

 

“塞尚的‘泉’不在于物质的创造,而在于观念;毕加索的‘牛头’,则是形式上的应用,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方晓风通过列举分析塞尚和毕加索的两个作品,指出艺术重要的是观念而不是形式。并以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中立的水边片石假山为例,强调了其最体现大的特点是将中国山水二维化,反映出我们现在的时代是读图时代。“而实际上中国山水精神的核心是可游性。”他谈到。

 

“创新等于系统加思维。”他向与会人员分析道,“系统,是人构造出来的抽象认知,目的决定了要素之间的关系。而设计,恰好是改变系统中的关系。”他用生动的图片展示了lady gaga的帽子及米兰设计周一家地毯厂商的挂毯,并具体讲解了星巴克、苹果公司获得成功的原因是具有创新性和满足社会期待性的。随后,方晓风通过对国家大剧院等几种剧院的设计进行了独到之处的说明。他强调,设计应有其更开阔的思维,它是超越形式的。

 

“设计艺术来源于生活,我刚来学校,虽然学的是设计,但是没有接触过设计会比较迷茫。听完这个讲座,收获很多,我也对设计有了一些新的思路,有了一个更清晰的方向。”来自19级建筑与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孙倩倩在讲座结束后说道。

 

新闻链接

方晓风,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CSSCI《装饰》杂志社主编,主要研究中国传统造园理论及当代应用、中国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主张以大历史的的文化视野、融通中西地来理解建筑现象,无论是过去的还是当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