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青春初心 点燃百年火炬 ——第十二届“青春之歌”优秀学生报告会隆重举行
4月23日晚,我校第十二届“青春之歌”优秀学生报告会于学校俱乐部隆重举行。副校长廖湘岳出席,相关职能部门、相关学院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近千名学生到场聆听。十位优秀学生分享自己的奋斗经历、学习经验,以赤诚之心传承成长之火。
▲第十二届“青春之歌”优秀学生报告会隆重举行
“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教育学院的霞天佑从三个方面分享了他的成长历程:一是筑建师道之基,积攒知识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而奋进;二是锻炼综合能力,在成为学生干部的日子里,他“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举办“青春夜跑”、“打扫八教”等活动,既服务同学,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三是永存奉献之心,积极参加志愿活动。
▲第十二届“青春之歌”优秀学生报告会隆重举行
精细的规划,严格地执行,风雨无阻地坚持,这就是外国语学院胡倩大学四年的日常。每天寝室、自习室、食堂三点一线,伴着微弱的晨光练习听力和发音,默默复盘学过的课程……梦想和时光也不负这位有心人,连续三年专业排名第一,国家奖学金、学业类专项奖学金等30余项奖励,研究生推免资格,暨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拟录取资格便是最好的佐证。成长从来不是坦途,胡倩也曾在一次英语演讲中因发音失误无缘省赛而崩溃痛哭,但那份不甘并没有打倒她,而是激励她查漏补缺、多加磨练,在之后的比赛中更加努力,后来所获的省赛二等奖便是证明。没有谁会一帆风顺,世界不会辜负任何一份努力。
5年前满是40多分的成绩报告,年级倒数50名,大一沉迷手机的浑浑噩噩,对于化学化工学院的郭霖来说,一切似乎仍历历在目。但现在,他荣获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华南赛区特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获得者,申请4项国家专利。在青春的道路上,他也曾低落彷徨,也曾怀疑沮丧,但铭记“认真、勤奋”,面对深渊,他毫不畏惧,以毅力与勇气成就自我。被推免至天津大学攻读研究生,他立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中国的化工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改变卡脖子命运”,这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曾鹏杰矢志不渝的初心。关注国内外有关科技创新的资讯和趣闻时,他发现在诸如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我们国家正面临着被卡脖子的困境时,一股屈辱感在心中蔓延,怀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他立志摆脱那只掐着国家科技命脉的手。现在的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两篇SCI二区期刊论文,连续三年综合测评位列专业第一,收获了国家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顺利保送至中南大学,他正一步步向着初心、朝着目标前进。
面对现在的成就,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的王煜博坦言,他也曾深陷泥淖,在轻松散漫的氛围中迷失了方向。幸运的是,一场职规赛让他重新整装上阵,确立了未来的目标和求学的方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规划让他收获颇丰,综合测评从专业第四十名上升到专业第三,身兼数职努力磨练自己课本以外的能力,组建mtb科研团队、入驻湖南科技大学众创空间。一步一个脚印踏出的优秀履历让他短短未满三年时间便获得8张聘书。他始终坚信:“只要能开始,努力从来不晚。”
▲第十二届“青春之歌”优秀学生报告会隆重举行
体育学院的程博立的报告点燃了全场的氛围。作为一名武汉籍的湖科学子,2020新冠疫情暴发之际,程博立说服了满怀担忧的父母,毅然逆行而上,选择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八十多天执着坚守于工作岗位,600个小时默默奉献的志愿服务,他将抗疫落实在了每一件小事上。分发爱心菜、进行药物配送,他一直奔波在路上。“我深知这些药品对有需要的家庭意味着什么,我的每一次敲门,都在给这个家庭送去希望。”程博立自豪地说道,即使会感到疲累乏力,困难艰辛重重,但只要看到受助家庭的笑脸就洗净一身疲惫。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全国人民的生活与工作,研究生学院的范乐佳暗下决心,作为一名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他也要为抗击疫情作出自己的贡献。于是,他开始关注疫情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导师一同撰写了智库报告“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议”,参与研究的《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更是被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关提案吸收为重要依据。三年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他将自己投身于一个个研究课题,坚持学术研究,更身兼数职,协助学院统筹规划。经世济民学以致用,他一步一个脚印,在社会贡献中彰显人生价值。
面对遥远而又陌生的城市,崭新的大学起点,来自商学院的王璐瑶也曾在夜里辗转反侧,“决定你是什么的,不是你拥有的能力而是你的选择。”偶然听到杨澜之言令她不再迷惘。她不再一味地关注成绩与绩点,不再只是考前一周浮于表面的复习,而是真正为自己而学,深入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历史背景,分析各个企业的案例……“纸上得来终觉浅”,她不断锻炼自身创新科研能力,奔波于各项赛事,积极参与各个组织,在学生会从干事到副部一路走到团委副书记,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心有山河,她不惧路遥。
“科研”是潇湘学院张健大学生活的主题。与他人不同的是,他的科研之路源于一场场的失败,从实验室招新落选到信达杯学科竞赛的落败,但都没有打垮张健科研的决心,他从失败中进行反思,吸取教训,继续尝试研究科研创新。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健制作的一个降噪机能装置被评为校级特等奖并代表学校参加国赛,他的坚持和努力也受到了老师们的支持和认可,成功进入了信息实验室。此外,张健还同其他几位同学组建了创新培养团队。“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电子设计大赛、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张健在无数竞赛中驰骋,依靠科研知识,以及团队协作和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他深知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团队和老师们的帮助。”
聚光灯下,他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在华丽的舞台上闪闪发光;聚光灯外,他想成为一个强大的生活掌舵人,在平凡的生活中熠熠生辉。为自己代言,他是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的陈可寒,连续三年综合素质测评名列前茅、获评一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称号,担任过语言艺术部副部长、院组织部副部长、院团委副书记等,参与过多项志愿服务。从大一入校当选学院新生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言,到经过三轮选拔走上我校办学70周年校庆主持的舞台,陪伴着他的是北校田径场、立志楼顶的冷风,他一直坚持着为梦想前进。他说:“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之后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你是否有勇气对自己忠诚到底。”
▲颁奖仪式
▲合影留念
听完优秀学生们的发言后,20级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江芷菁深感震撼。“他们不仅学习上名列前茅,其他方面也各有所长,全面发展,是我们的榜样。”江芷菁坚定道,“我要向他们学习,不断成长,争取做更好的自己,不让大学生活留下遗憾。”
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联系电话 0731-58290394
邮政编码 411201
联系地址 湖南省湘潭市桃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