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吕志伟来校交流并作学术报告
11月21日上午,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吕志伟来校交流并作学术报告。
交流座谈会在立德楼601会议室举行。我校校长朱川曲、副校长陈安华出席座谈会,相关职能部门与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主要负责人与会。
吕志伟在会上详细介绍了河北工业大学的发展历史和办学情况。他表示,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学校抓住改革发展的机遇,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并入选河北省“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学校。
会上,双方还就学科建设、校园建设等内容进行探讨,交流经验。交流会后,吕志伟为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师生作了题为“面向ICF冲击点火的高能高功率200ps激光脉冲产生与放大”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立言楼4-1会议室进行。
吕志伟首先介绍了激光核聚变含义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在此领域的成就。吕志伟提到,目前世界各个大国都在致力于激光核聚变的研究,我国的激光核聚变事业也在逐步发展。他重点解读了四种点火方式并提出,核聚变的重要指标是聚变增益,聚变过程中增益比较高就说明这种点火方式更有效。他分析道,如果使用中心点火,激光器点火能量要达到10兆焦,而激光器脉冲能量一般是毫焦,目前的人类能力还无法达成。从激光装置的功率来看,冲击点火要求的功率最小。吕志伟指出,冲击点火目前可能是最先实现核聚变的点火方案,但也不排除可能会出现新的方式率先达到核聚变目标。
“从某种角度说,核聚变就是微型核爆炸,要把混合气体和能量压缩到高密度高压。”吕志伟介绍道。随即他提到为核聚变带来突破的激光放大技术,并指出了激光放大的两种方式:一是用MOPA(主控振荡器的功率放大器)把激光能量放大,其存在的缺点是输出功率低,只能产生千焦单位的能量,这对核聚变来说是不够的;二是运用CPA(啁啾脉冲放大技术),这也是实现超短脉冲激光放大的核心技术。它能把不同的频率分开并按时间排列,然后单个放大,再把频率压缩。“第二点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在百皮秒还没有找到有效方法放大,百皮秒高效率的放大是我们未来要攻克的问题。”吕志伟谈到。
由于核聚变装置造价过高,最好的方式是在现役装置上做实验。因此,他指出五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材料的选用、放大器能否有效放大、罐钵能不能注入进去以及介质能不能承受大功率等。针对五个不同方面,吕志伟分别做出相关阐释说明。
“这次的学习经历不仅丰富了我个人的知识阅历,让我对“核聚变”“激光放大技术”等很多专业名词有了更加立体、深入的理解,也帮助我更加坚定了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决心,向从事专业研究的优秀前辈看齐。”18级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聂霄璐说道。
会上,吕志伟就现场提问逐一做出细致讲解,在场师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现场气氛活跃。
新闻链接
吕志伟教授,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JW科技委电子领域专家组成员,国家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可调谐激光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教育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委员,第三级认证标准研制组成员,“物理光学”国家精品课和国家精品视频共享课负责人。主要从事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非线性光学和激光光谱技术、靶场光电控制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仪器专项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50余项。研究工作曾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等奖励。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4项。
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联系电话 0731-58290394
邮政编码 411201
联系地址 湖南省湘潭市桃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