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师生热议《大学英语经典原著导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作者:文/韩薇 刘晨卉 宗伟芳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9-05-14 浏览:261


 

近日,我校外国语学院推出的《大学英语经典原著导读》公选课吸引了全校300余名学生选修。该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带领学生领略中西方经典文学作品。其在线课程自2018年6月登录学校教务网自主学习中心以来,累计点击次数达到6万多人次。该教学模式是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e时代新教学模式,让众师生耳目一新,引发热议。    

     

线上资源是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学信息化的一大重点。对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课程主讲人吕爱晶教授表示,这种模式是一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评模式都发生改变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也是在时间和空间的一种拓展,有利于促进教学的信息化建设以及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当谈到《大学英文经典导读》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时,外国语学院教师龙潇说道:“这种形式的课程,应该是将来发展的趋势,同时这也符合高校改革的方向,许多发达国家对线上课程投入也比较多。”他认为混合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而且对扩大接收群体都有很大帮助。“我们学院开展这种教学模式比较早,可以算是一种尝试,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地方。所以对于线上课程的规模化以及教学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参考模式。虽然这种形式还是比较新颖,但是对于我们学校其他专业,以及将要开展这种形式课程的专业和课程,还是很有借鉴作用的。”龙潇谈道。    

     

人文学院教师汪隐峰认为,这种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形式比较新颖。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使得学生在课后也可以得到充分的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将课堂衍生到了同学们课后的时间,可以激发学生线下学习的热情。对于他今后的课程讲授来说,他表示这种混合式教学启发他在以后的公选课教学中,将一些多媒体的播放转移到线下,使得同学们在课后能够观赏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音频、视频,藉此丰富教学的手段,提升教学的效率。    

     

来自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的教师胡瑶对这种混合式教学也表示了赞赏。“线上由专业老师导读经典,这是非常好的机会让同学们通过重温经典作品提升文化修养和审美意识。线下授课有太多局限,比如说选修课选不上,与自己专业课程安排时间冲突等等问题,线下的导读能轻松解决时间不匹配的问题,还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安排学习生活。”同时她认为这种形式的课程,也是一种促进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优化模式。    

 

“新模式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原本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在传统的教学课堂,学生总是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但在这种混合式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去投入课堂,更好的去获取知识点。”人文学院18级文学四班的苏静芸认为这种混合教学模式的开展为自主学习提供很大的便利,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自己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她表示,网络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事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希望信息化教学在功能和制度上能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新的教学模式相较以往,似乎更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课堂,也能更方便师生之间积极讨论问题。”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18级地理信息科学一班的唐宁湘说道。在讨论世界名著《老人与海》一课中,同学们通过在群内讨论与抢答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度与积极性,让课堂变得妙趣横生,让有趣的内容快乐倍增,这也许就是新模式教学所伴随的魅力。    

     

化学化工学院18级化学一班的邓慧认为,线上线下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最大优势在于方便快捷和有效提高到课率。新模式下的教学课堂,手机签到免去了传统模式中同学们一个个排着队签名的繁琐;在作业的布置和完成上,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的学习,给师生都带来了极大便利。她表示,信息化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趋势,希望可以加快这种教学模式的普及和推广。    

     

据悉,2018年6月,课程团队正式开始慕课制作。经过一年多的反复打磨,12个慕课视频陆续上线。这种混合式教学的真正价值是由学习者带来的反应学习情况的数据,通过挖掘、分析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为教师改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参考,这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以此来推动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