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审核评估】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创新教育助力人才培养
日前,在第二轮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中,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创新教育体系与多元自主创新平台获专家组好评。学院始终坚持“依托平台,创新体系,项目驱动,能力培养”的办学理念,加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技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成效。
眼睛凑近电脑,鼠标小心翼翼地在屏幕上添加各类线条、标志,完成电路板作图的最后一笔,景佳宝终于松了口气,放下鼠标。他揉了揉发涩的眼睛,站起身来细细打量了眼前的作品,活动了下手脚又开始俯身投入编程中。景佳宝今年大三,是同学们眼中的“大神”,而这也是他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创新实验室待的第三年。大部分时间他都与各类仪器一起待到凌晨两三点,虽然有时也会感到疲累,但他却说:“感激这些动手创造的日子!”
“人才的最大竞争力便是创新,学院将创新教育融入到了人才培养的每一块‘肌肉’中。”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赵延明表示,为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学院坚持科学规划、循序渐进、分段培养、成果评价的道路,将创新教育分为技能培养、设计能力培养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三个阶段,真正使学生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得到实际操作技能、工程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
景佳宝的创新科研之路便是如此。大一进入创新实验室时,他开始了印制电路板、锡焊等基础技能训练;大二时,应用能力逐渐提高,慢慢能够承担学长的部分工程项目设计,摸到了自主研究的门槛;今年大三,他真正以负责人的身份申报了自己的项目“太阳能电池板清洗装置”,完美完成这个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验项目成了他下一个目标。
这样丰富充实的大学经历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并不罕见。如果说项目驱动是手段,创新实验室是平台,那创新教育体系就是向上的台阶,督促学生们不断进步。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长期高度关注学生创新实践教育,近年来,学院学生们获国家级奖励31项、省级奖励95项;主持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14项,校级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近百项;获各类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
创新教育体系依托学院多元学生自主创新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汇聚创新教育资源,内外统筹,提升学生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创新能力。
学校创新实验室关注产品的功能性,可企业更关注其稳定性;在学校焊接工作只能用电焊,企业却有智能化的激光焊。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大四学生罗财在深圳联赢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实习2个月了,他在从事电气自动化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各项新技术、新理念都让他大开眼界。不同于学校,企业与社会需求的高度对接,让他更加清楚了自己的奋斗方向:创新才能让自己在行业内占最大优势。
“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引导学生进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实战让学生得到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全面锻炼和提升。”院党委副书记李宁介绍,学生在实习中会熟悉企业文化,参与企业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这让他们在以后的择业中占了上风。而近5年来,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先后与湘电集团、湘潭平安电气、江麓集团等2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或组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学生们的实习平台愈发广阔。
除了企业资源,将教师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也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吴亮红便深谙其道。他是我校第一批“奋进学者”,发表过30余篇论文,获得过多项发明专利。为了更好地教导学生,他把自己的科研经历融入到教学中去,构建立体化的知识框架,并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互动教学。从2011年开始,他带领我校优秀师生参与全国教育机器人竞赛和智能汽车竞赛,接连创下佳绩,教育机器人全国总决赛荣获一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智能汽车竞赛更是蝉联三次冠军。
“如果不是老师发现我在编程方面的基础很好,把我带进他负责的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我如今也不会有这些成就。”今年被中科院以硕博连读形式录取的邓毓鹏就是吴亮红发现的一匹“千里马”。依托学院先进的科研创新平台,他的工程综合设计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锻炼与提升。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服务行业是创新教育的目标。“除了科研创新平台,学院还拥有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其中设有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开发与应用等10个主题创新实验室。”吴亮红希望学院的多元创新教育平台能够为更多学生全面提升工程技能提供助力,吸引更多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
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联系电话 0731-58290394
邮政编码 411201
联系地址 湖南省湘潭市桃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