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魅力课堂】王育霖:讲台就是最好的舞台

作者:文/孙慧 图/刘丽姗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7-09-20 浏览:269






王育霖,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曾独立主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省社科基金课题各1项,参与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16篇,专著和合著教材各1部,副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1部。

 

“注意气息向下,来准备再试一次。” 9月11日上午7点50分,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声还没有响起,潇湘楼一楼的大教室内,王育霖早已到达教室和学生一起训练气息。

 

10分钟后,在优美的钢琴声中上课铃声如约响起。讲台下,16级艺术学院音乐系的同学们已经按照王育霖为他们划分的音域位置坐好,并慢慢翻开了手中《合唱与合唱指挥》的课本。

 

“好了,安静,现在开始上课,同学们先把手机放到前面来。”惯例般的,王育霖用眼神扫了扫眼前的一排小袋子,示意同学们自觉交上手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而在合唱的课堂上,王育霖的教学“武器”除了一排小袋子外,还有一根指挥棒,一个叉腰和一个洪亮的嗓门。

 

“现在大家站起来,把手像我刚才那样叉在腰上,注意气息力量向下,我们先来八组练习。”手里的指挥棒随着音乐的节奏上下划动,一个个音符从王育霖的嘴里跳动出来。

 

面对气息强弱和节奏的问题,王育霖总是细致照顾到每一位同学,并亲自示范,从小的节奏处一遍遍地为学生演示、做对比。“注意力度保持一致,不要又高又低。”“看好手势,憋住,不要松气。”……每一组训练王育霖都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及时指出,直到毫无问题才会进行发声训练。

 

正确的发声状态与母音口形也是合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口形和发声状态,王育霖要求学生们在发声时用手指戳住脸颊,以达到发声自然圆润的状态。

 

然而还是有些同学因为力量不足,达不到要求的效果。个别同学也因为长时间的练习,脸部肌肉开始酸痛,不愿意张嘴。每当出现这种状况,王育霖总是会让学生们短暂休息几秒,并趁此机会给同学们作示范。

 

同样,也往往是在这个时候,高冷的段子手又要“上线”了。

 

“牙关打开啊,你们是在打哈欠吗?”“没有力量是没睡醒吗?那都是闭着眼睛画的妆吗?厉害了。”一时间,教室内欢声笑语不断,同学们也打消了沉闷,变得更活跃了。

 

合唱练习时,有些同学们一直发不准音,王育霖就对他们进行分组训练,按照之前分好的音域对每一音域的同学们进行一对一指导。面对个别同学情绪不够的问题,除了亲自示范之外,王育霖还会走下讲台,近距离去听学生的发音,并一改之前的严肃,和蔼又细致地指导。

 

“王老师就是看着严肃,但平时上课的时候经常会讲很多有趣的故事,私下我们也会和他开一些玩笑。因此,在我们眼里他其实是一个很有趣很好相处的人。”16级音乐系的齐华说到。

 

对于教学王育霖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法,他认为教学是细致的、一丝不苟的。对他来说,学生就是他最好的听众,讲台就是他最好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