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曲夫,男,商学院国贸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在《经济地理》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和出版专著20余篇(部),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一等资助基金项目1次,共同主持(排第二位)山东省“软科学”项目1项,参与研究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并主笔参与多个城市发展的概念性规划,主持或主笔参与的课题获国土资源部二等奖1次,山东省三等奖1次。
“贺老师的课可不能迟到,否则后果很严重!”“咱贺老师真是让我们这群学生又恨又爱。”第一教学楼108教室里商学院15级国际贸易专业的的学生们早早就赶来上贺曲夫的《世界经济概论》课,教室前排的座位已经被坐满。正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贺曲夫时,贺曲夫迈着缓慢的步子走上了讲台,整个教室瞬间变得安静。此时一位学生说了一句“好尴尬啊!”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贺曲夫也跟着被逗笑了,屋外绚丽的阳光映照着几十张灿烂的笑脸,此起彼伏的笑声不绝于耳,教室里显得格外热闹。
“我们接着上节课的内容来讲,为什么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皇室有钱没处花要赞助那些航海家“外出旅游”(寻找新航线)呢?”上课铃声响起后,贺曲夫就立刻抛出一个问题,教室里一片寂静。贺曲夫笑着继续说:“讲到这儿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地图上这个以前“不安分”的国家――土耳其,它原来叫突厥,隋唐时期长期盘踞在我国北方,对我国是“虎视眈眈”,经常与我国发生冲突。无奈实力太弱被唐朝的“神兵天降”打得落荒而逃,跑到西亚欺负那些小国家,占领他们的土地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人到了那边之后还不安分,又信仰了伊斯兰教与西欧的天主教发生冲突。为了断西欧人的财路,他们封锁了陆上丝绸之路,为了“讨生活”西欧人不得不花大价钱请航海家寻找新航路。”
贺曲夫用幽默的语言将鲜为人知的历史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时而哄堂大笑时而热烈地讨论。“贺大大的《世界经济概论》简直就是融合了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他将那些枯燥乏味的经济历史用幽默生动的语言讲给我们听,方便我们加深理解,贺大大就是我们的男神!”15级国际贸易专业一班的学生林金枝这样说道。
炎热的天气让课堂上的同学们很难集中精力,贺曲夫总是能用他的方法快速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高级职业经理人到底是什么职业?为什么经营权与所有权要分离?为什么要建立现代公司企业制度?”一连串的问题打消了同学们的倦意,很多学生对这其中的缘由并不清楚,于是纷纷挺直腰板,静候贺曲夫接下来的讲解。贺曲夫便继续说道:“我们就拿那些富二代举例子吧。像王思聪他们这样的富二代大多数都不怎么会管理公司,这么庞大的公司交到他们手上总有一天可能会“一毛不剩”,这时高级职业经理人就起作用了,他们才是真正会管理公司的人,这些富二代只要凭股份来公司拿分红就行了。”学生们恍然大悟。
《世界经济概论》中有大量生涩难懂的概念,贺曲夫便用几个框架将一些知识点概括出来,条理清晰、简单明了,寥寥数笔就能让学生们记忆深刻。“那些陌生的概念在贺老师的梳理下变得简单易懂,贺老师的课真有意思,每次上完课之后我们就盼望着下次课的到来。”15级国际贸易专业二班的林慧敏笑着说。
下课铃声一响,贺曲夫马上停止了讲课,一声“同学们撤吧!”又逗笑了不少人。学生们都与他挥手再见,还有一部分学生会留下向他问问题。他对每个学生的问题都十分耐心地进行解答,解答完问题之后像学生们心中亲切的“好哥们”一样,不忘与他们聊天、唠家常。
“教学还是要以学生为主,要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讲课,学生喜欢听、愿意听、并且听懂了,这才是真正的魅力课堂”。贺曲夫认为,作为大学老师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在他们缺乏自制力的时候帮他们一把。“虽然他们现在可能无法理解我的严格做法,甚至会怨恨我,但他们总有一天会发现老师们的用心良苦。”对于学生们私下里称他为“魔鬼与天使的结合体”,他表示欣然接受学生们对他的“爱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