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我校聘任巢晖为“湘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作者:文/陈淡宜 彭玲茜 罗凯旋 图/吴江铠 柳姝萌 日期:2017-06-07 浏览:163

6月7日上午,我校正式聘任巢晖教授为我校理论有机化学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湘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校长李伯超出席聘任仪式,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我校理论有机化学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相关学科主要成员参加。

  李伯超对巢晖聘任我校特聘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对杰出的校友能够回归母校,支持母校的化学化工学科学术建设,表示十分的感谢。李伯超指出,在学校化学学科申报博士点,冲击ESI 1%的关键时刻,巢晖的到来具有重大意义。巢晖在学术界有很大的威望,以及自身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对
学校学科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他也希望在我校“十三五”规划实施之际,第一期学校化学学科能够排名首列,希望化学化工学科能越来越强大。

  巢晖表示对担任我校特聘教授感到十分激动与荣幸。他曾1988年—1992年就读于我校,对于母校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他表示,将尽职尽责,同学校科研工作者一道,为学校学科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理论有机化学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唐子龙表示,化学化工学科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巢晖教授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相信在巢晖教授的指导下,我校化学化工学科将会取得更大成绩将会在科学研究、博士点申报等方面取得突破。

  随后,巢晖围绕“基于金属配合物的生物识别与抗肿瘤研究”主题给理论有机化学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化学化工学院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他首先简要介绍了研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时遇到的困难与挑战。随后,他从三大方面重点讲解了抗肿瘤研究与金属配合物的生物识别的研究切入点:一、金属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二、细胞内分子或化学键水平上的生物识别;三、细胞重要代谢过程中的分子调控。目前巢晖对金属配合物的识别研究已获得三大成就:一是实现了金属配合物对DNA结构的识别调控,为金属钌的生物无机化学基础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二是发展了选择性结合细胞染色体DNA、高抗肿瘤活性的钌配合物;三是实现了金属配合物对生物内源性无机小分子物种的识别和线粒体动态行为的实时连续观测。

链接:

  巢晖,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5),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和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016)。

  1992年毕业于湘潭师范学院(现湖南科技大学),1997年于南开大学获硕士学位,2000年于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3年多次赴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合作科研。2004年至2005年在美国Texas A&M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基于金属配合物的生物荧光探针和抗肿瘤药物研究。作为主持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课题、教育部、广东省科技项目等20多项。在国际著名化学和生物材料期刊累计发表SCI论文180篇,论文总被他引4000多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6件,授权12件;参编专著教材5部。
  2005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1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12年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014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