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科大樱花始盛开。三月的尾巴,樱花次第开放,每当樱花盛开之时,校园里就会形成一片美醉人心的“粉色花海”。樱花园外明湖依绕,花木掩映,樱花园里游人如织,熙熙攘攘,除了校内的师生成群结伴地前来观赏樱花,慕名而来的校外游客也争相一睹飒爽“樱”姿。
樱花园处在第九教学楼和北区图书馆之间,历史悠久,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樱花在科大这个大家庭生活已有20余年,很多人只沉醉在樱花的美丽中,但樱花背后的故事你又了解多少呢?
婀娜多姿的樱花美
我校的樱花主要分为吉野樱、关山樱、松月樱、御衣黄四个品种,共400余株。不同的樱花有各自的特点,盛开时间也不一致。
关山樱开放得较晚,花期在3月底或4月初。盛开时,远远望去,一大片粉红色的花朵像极了一个个花季少女。它最大的特点是花与叶同行,花开时节,叶也同时长出来。虽然如此,但因花苞著枝密集,再加上大大的绯红色花朵,新叶完全阻挡不了花开满枝的美丽。
吉野樱在3月中旬便会盛开,随着花朵的绽放,由粉色逐渐转变成白色,约10天后便如雪花般纷纷飞舞飘落,最后只留下暗粉色的花萼留在树枝间,衬着花后新发出的嫩叶,十分可人,有一些还会结成粉红色的小樱桃。
松月樱的花期较晚,一般为四月上旬到四月中旬。它开花的过程宛如小孩突变的脸,刚发芽时为嫩绿色,含羞待放时是粉红,半开时是粉白,全开后变为纯白,花瓣有20-28枚,轻柔似雪,让人如痴如醉。
我校的御衣黄樱数量较少,花期一般在4月上旬到中旬。它最初的花蕾飘忽着一层淡淡红意,新发的叶芽泛着紫红;初开之后,花瓣黄中透着绿意,远看是一树黄绿色;几天之后,花蕊周边开始有红色洇出,逐渐像血丝一样渗透到花瓣;与此同时,叶子由最初紫红的嫩芽变成了翠绿;最后,每朵花都变红,整棵树就是着红戴绿了。
“樱”缘来之不易
我校能有如今蔚为壮观的“粉色花海”,离不开两个人的努力,就是原湘潭师范学院副院长唐希中和时任校园绿化科科长的周敏功。
20世纪90年代,校园内基础设施建设举步维艰,不少学子称之为“黄土高坡”、“呼啸山庄”,但这一切在唐希中调来之后发生了改变。当时分管后勤工作的唐希中在调来师院之前,曾任武汉大学的教务处长,来到学校看到绿化现状后,他感叹道:“大学是座象牙塔,应该十分美丽。我想要建造一个供师生游览、观赏休憩的园子,并借此打造出学校的品牌。”带着这样的想法,他亲自赶往武大,把108株樱花树苗拉回科大扎下了根。
樱花在科大安家只是第一步,在科大的成长离不开周敏功。他自从1986年9月来到学校后,为呵护樱花健康成长,打响了没有假日、没有周末的“绿化战”。
春雨纷飞,春寒料峭,正是樱花最容易成活的时候。为了利用这样的好天气,周敏功一大清早便带人顶着雨、踩着泥、挖坑、植树;遇到多日天晴时节,樱花是最容易吸收水分的,周敏功便又趁着凌晨三四点起床浇水;樱花树渐渐成活,绿化科的同志们又轮流看守樱花园,稍有风吹草动,便醒来查看,以防樱花树被盗。
1997年,学校在樱花园内建了赏樱亭。后来,学校又多次将樱花园扩建。1990年,学校扛回了“湖南省绿化先进单位”的锦旗,1997年,学校又荣获“全国园林单位”的称号。
科大人的“樱”缘
前些年,一部名为《一座校园的传说》的校园小说在网络上悄然流行。作者尹高洁,是我校法学与公共管理院2003届毕业生。在他的文字里,樱花贯穿主人公故事的始终。在科大人的校园记忆里,樱花是绕不开的“樱缘”。
樱花的花语是“一生只爱你一人”,科大的樱花见证了不少人的幸福。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来樱花园内拍摄婚纱照;热恋中的情侣在樱花树下互诉衷肠;异地的恋人向樱花宣誓他们将用青春换白头。小燕是我校的研究生,2010年,她与爱人在樱花园内第一次相见;2015年,小燕和爱人带着他们的宝宝再次回到樱花园,让他也感受下这个“红娘”的美。
樱花在科大的这些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每当樱花节来临之际,为了倡导游客文明赏樱,我校学生安全信息队成员都会在樱花园周围执勤。潇湘学院14级体育教育专业的彭珍珍连续三年在樱花园执勤,今年已经大三的她,对即将分别的樱花园有特殊的不舍之情。“执勤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不理解和困难,但为了给大家一个好的赏樱环境,我们不怕苦。樱花园见证了我们的汗水,教会了我们坚持和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