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文科楼B4-1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许结教授做客人文大家讲坛,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经典阅读与人文情境”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院教授吴广平主持,两百多名师生聆听了这场精彩的学术讲座。
许结简要介绍了经典阅读的三大系统,即知识系统、思想系统和心态系统,并由心态系统引出人文情境对于读懂经典、理解古人智慧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许结认为,阅读经典应该营造四大人文情境:
一是道德情境。“道”是通往“德”的途径,“德”即人性,道德情境是阅读经典必须具备的情境。他引用《孝经》中的名句“百善孝为先”,说明孝是最基本的道德,并详细介绍了“孝养”“孝顺”“孝敬”三个层次的涵义。他希望同学们践行孝义,使之内化为道德的情怀。
二是学术情境。许结说,学术情境即“求真”,绝对真理易识,相对真理难求,人生就是不断实践和印证相对真理,而从阅读经典中获知相对真理是一件快乐的事。他以朱熹的名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和孔子论智的名言鼓励同学们积极进取,求知求真,从“博与精”“渐与顿”“得与失”三个方面理解和营造学术情境。
三是艺术情境。他以宗白华的“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诠释艺术的涵义。他认为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妙不可言”,并列举了古代诗词中以“杨柳”象征“别情”来营造凄婉精美的情境,以及古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以美人化妆象征“登第”的例子。他说,要学会品味古人的风雅和趣味,把经典读“活”,让经典生动起来。
四是自然情境。即热爱自然、顺其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通过介绍西方的进化论和新基督教的霸权教义、“庄周梦蝶”和“濠梁之辩”,呼吁大家亲近自然、珍惜自然。他说,人生需要理性批判,也需要趣味批判,趣味的批判源于自然,大家要保持“清风明月”的情怀,不要对自然视而不见。
许结总结说,经典阅读四大人文情境中,道德情境贵敬,学术情境贵诚,艺术情境贵趣,自然情境贵和。
互动环节中,许结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复习考研、如何看待宗教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回答。在讲座总结时,主持人吴广平对许结先生于百忙之中来我校讲学、指导工作表示深深的感谢,并号召同学们牢记许教授的教导,潜心阅读经典,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
200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友付炼专程请假来听此次讲座。在讲座结束后她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许结教授向我们讲解了很多内容,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无论是阅读经典还是做人做事都离不开‘敬’、‘诚’、‘趣’、‘和’这四个字。今天的讲座带给我们无穷的启迪。”
新闻链接:
许结,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辞赋研究所所长、中国辞赋学会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兼任洛阳辞赋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赋学》主编、《辞赋》编委会主任、《中华辞赋》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曾受聘为韩国外国语大学、香港珠海学院客座教授。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辞赋理论通史》、教育部项目《中国赋学历史与批评》、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历代赋汇点校》等,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辞赋与图像关系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中国文化史论纲》《老子讲读》、《中国辞赋理论通史》等30余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海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