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伍洪涛勉励学生树立新闻理想

作者:文/龙美萍 魏玉婷 江芸 翁素丽 图/孙继 柳姝萌 袁梓峪 尹俊宇 日期:2016-11-15 浏览:121


  11月15日下午,《潇湘晨报》总编辑伍洪涛应邀在综合楼五楼报告厅作新闻讲座,来自第十四届大学生通讯社、校广播电视记者站、各学院宣传部学生代表近300名校园记者,以及党委宣传部全体老师一同聆听。


  人人高喊新媒体的时代,纸媒到底是“死”是“活”?伍洪涛在讲座中以“时代一定有真情的挽留和无情的淘汰”为主题,结合自身20多年从事媒体事业的经历,进行了深刻的讲解。

  连续三届荣获《百度中国》传媒影响力“状元媒”的《京华时报》决定于201711日休刊,纸媒的生存问题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趋势,我们无法避免。”在伍洪涛看来,优胜劣汰是时代发展的趋势,纸媒也是如此。

  “报纸危机是被放大的新闻。”伍洪涛认为当前新媒体的发展存在较多问题,纸媒独有的内涵不会被时代所抛弃。“新闻是事件更是重量。”伍洪涛用数据和具体事例来证明纸质媒体的影响力。据2016年《小康》杂志调查发现,报纸公信力仍然高居前列,《羊城地铁报》日发行量高达108万份。新时代的纸媒正在顺应社会趋势,开拓创新,打造一个全媒体的新闻内容传播平台。

  1992年至今,伍洪涛在新闻道路上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2015年,他所从事的《长株潭报》休刊,曾经在报社工作过的新闻人从五湖四海赶过来,汇聚在一起,共同完成了最后一期特刊。“纸朽了,而铅字不朽。”伍洪涛用自身经历向在场所有满怀梦想的新闻人诠释了“新闻情怀”的重要意义。

  迷茫的时代需要有人守夜,守夜的人则是满怀新闻理想的你们。”伍洪涛用“三个坚持”勉励所有满怀新闻梦想的同学:坚持新闻理想,坚持新闻的专业主义,坚持新闻对民生的表达。伍洪涛认为,科技搭建的媒体平台架构相对容易,而生产的内容却不易,媒体要加强自己的生产能力,产生更多价值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时光匆匆,唯有记录可以抵抗遗忘”,大学生通讯社社长江涛对伍洪涛的讲话深有感触,她将带领全体大通人重新起航,顺势而行。

    在讲座之前,我校举行授聘仪式,聘任伍洪涛为人文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校长李伯超、党委副书记朱川曲出席,人事处处长陈春萍、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刘奇玉及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参加。

    会上,李伯超为伍洪涛授予人文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聘书并佩戴校徽。朱川曲介绍了伍洪涛丰富的工作经历,他表示,伍洪涛总编辑的加入一定会促进我校新闻专业的改革发展,为新闻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提供更多经验、条件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