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军训视点】教官心声:“为了那个军人梦”

作者:文/韦仙甜 图/陈勃鑫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6-10-04 浏览:125

清晨6:30集合训练,顶着烈日站军姿、踢正步,每天长达8小时左右的训练,对于8573名参训学生而言,这是一场关于体力与毅力的拉锯战。然而,在大一新生开始军训前,教官们已经历过多次的集训及省军区的检阅。

    “早上五点半集合完毕,首先是三公里的体能训练,再站十五分钟的军姿,然后练习队列。”军训团外宣主任徐方灵说起教官的晨练内容没有一丝的抱怨,反倒是满脸的骄傲与笑容。来自13级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他,今年已经是第三次以一个教官的身份站在训练场地。

    训练场上,女教官的身影寥寥可数,但是每一位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精英。14级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2班的吕春萌今年带的是三营二连一排(16级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1、2班),她这样形容教官这个团体——“一群不是军人的军人在完成军人的梦想”。

    炎热的暑假,拿着书本奔赴教学楼的学生已经寥寥无几,而这群“准教官”还在北校田径场上接受严酷的训练,汗水已经浸湿衣裳,手臂、腿、脚也被磨破。“伤口愈合后还依旧能看到疤痕,大约将近一年的时间,肘部就蜕了一层皮。”然而,所有的辛苦都是为了那一身的迷彩服,那一个闪耀的“教官梦”。

   “生命科学学院总共三个教官,只有我一个女生,而且带的是人数最多的一个排。”黎玉妃是15级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其他两位教官一个是13级的,另一个是14级的,都有带队经验。说实话,压力挺大”。第一次当教官,对于黎玉妃来说,施训比受训训练累的多,“受训只需要听口令做动作,但施训要考虑的事情更多。”当初为什么相当教官?黎玉妃回答:“开始没什么目的,就想锻炼自己。到了训练后期,想的就是能和教官一起,并肩作战。”

    从最初的500多人筛选到现在的140人,在大学生军训团他们经历了多次的考核。暑假里持续拉练,半夜的紧急集合,大太阳底下匍匐前进,连续十天的集训他们从未停歇……为了持证上岗,保证训练的质量与规范化,他们反复练习了队列、擒敌拳等四会项目,终于通过了考核,拿到了教官资格证。就像徐方灵所说,“毕竟困难是一时的,而荣誉才是永久的,当那一声声‘教官’萦绕在耳畔时,所有的痛苦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