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首届大学生作文竞赛答辩暨表彰大会圆满落幕

作者:文、图/龙敏 来源:人文学院宣传部 日期:2016-09-21 浏览:138


  9月20日下午,我校首届作文竞赛现场答辩暨表彰大会在文科楼B4-1举行,大赛由人文与传播学院承办。院长刘奇玉,学校教务处副处长罗建文等参加,校教务处副处长夏莉及人文与传播学院相关教授、老师担任评委。


  经过初试的激烈角逐,12位参赛同学脱颖而出,挺进决赛。决赛中,每位选手要经过三分钟的现场答辩以及评委提问环节。

  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徐佳盈以艾青的诗为主题写了名为《从个人走向世界》的文章,从艾青的土地、民族的土地、世界的土地三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讲台上,她从容地谈到自己对艾青这两句诗的理解,“那是他对中华民族的一份热诚,在最后一刻爆发出积压的情感,那是对文人含蓄风格的突破,蕴含着浓烈的激情。”徐家盈从容自信的姿态和才华赢得了评委们的肯定和观众的热烈掌声。

  “容颜易逝,挚爱永坚。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不在于表面的风光华丽,而是我们内心有爱、内心充实。”来自潇湘学院13级汉语言文学的杨丽萍透过叶芝的《当你老了》谈了自己对爱真谛和生命价值的看法。

  “在这场答辩中我看到了同学们的敏捷、才华和奋斗。”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吴广平说道。而作为评委,他表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文学评论或是文学随笔,都十分考验学生的底蕴和素养,只有平时积累充实,才能在临场时敏捷、流畅、到位地表现出来。同时,他还针对比赛中部分学生的文章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文章卷面要美观、脉络清晰明了、有逻辑。“题是你的封面,看书先看题,现场发挥更要从容自信、大胆、大方。”他说。

  “这场比赛让我学会了怎样理性看待以一首诗歌,从一般读者的那种普通的阅读感受中抽离出来,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徐家盈看来,理论积累与运用能够更好地帮助自己从一个阅读者上升到批评者的高度。

  最终,邵卓越、徐家盈、王易新、曾娇慧、文秀婷五位同学凭着清晰的思维、优秀的口才获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肯定,斩获一等奖,将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