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今天是教师节,祝您节日快乐、开心幸福。”9月10日,我校16级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的新生杨靖一早就给她的辅导员老师康立群发去祝福短信。作为刚入校的新生,也许班里的其他同学还未曾与辅导员见过面,但对于杨靖而言,康老师却早已在心里占据了特殊的位置。两天前,康老师为接她回校只身从湘潭前往长沙的身影,还一直深深印刻在她的脑海。
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从记事起,杨靖就和弟弟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在怀化市泸溪县生活。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品学兼优的她一直勤奋努力,并于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我校。经泸溪县县委推荐,杨靖和另外两名同样被我校录取的学生顺利获得了由一位英国华侨资助的爱心助学名额。9月8日,杨靖告别爷爷奶奶来到长沙参加捐赠仪式,典礼结束后却犯了难:还不到学校规定的报到时间,同行的另外两位同学都有家长陪同,可自己一个人怎么去学校呢?到达学校后又该住在哪呢?正在她忧心忡忡之时,辅导员康老师的电话就像一阵及时雨冲散了她的担心。
在电话里,康老师告诉她,学校接到了长沙外事办关于受资助学生提前入校的申请,学工处特地派专车来接同学们回校。听着电话里亲切的话语,杨靖的眼睛湿润了,一想到因为自己的特殊情况,康老师放下手头忙碌的迎新工作专程来到长沙陪伴自己,她感动万分。“行李都拿齐了吗?”“我都联系好了,今晚你睡在志愿者学姐的寝室就行。”返程途中,坐在老师身侧,听着关切的叮嘱,杨靖觉得自己一点也不孤单。
“共有十几所大学的学生参加了此次捐赠仪式,受资助学生所在大学都收到了外事办关于新生提前入校的申请,但只有我们学校特地派车和老师接我们回校。没想到学校会这么照顾我们,感觉像回家一样温暖。”同样因为捐赠仪式提前乘坐学校专车回校的新生杨露艳感慨万分,“社会和学校这样关心我们,我们一定会在大学努力向上,不忘回报与感恩。”
对于自己亲赴长沙接新生回校的这一举动,辅导员康立群却很淡然,“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做的分内事,我们希望以自己的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也使学生能得到真正的关怀,带给他们正能量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