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中国教育报》报道我校“额娘”辅导员杨金娥的故事

作者:文/赵婷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6-05-22 浏览:117



  5月21日 ,《中国教育报》第02版:新闻•要闻版报道了我校外国语学院辅导员杨金娥劝回网瘾少年,视学生为子女的故事。


  杨金娥2006年来到我校工作,因名字中“娥”与“额”谐音,平时又像妈妈一样贴心温暖,而被学生亲切唤地为“额娘”,这一叫就是十年。十年来,她先后担任外国语学院年级辅导员、学工办主任、党务秘书、支部书记、班主任等多重角色,并将自己教育心理学的专长有效运用到学生工作中,为多名学生打开心灵天窗,帮助他们驱走了心中的阴霾。

  
其中“网瘾少年”李强(化名)就是被杨金娥用爱唤回的“问题同学”之一。 从大一进校起他就成了网吧的“常客”,上课睡觉、缺课、挂科现象频发。了解情况后,杨金娥先后8次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多次把他从网吧带回宿舍。李强最终被杨金娥坚持不懈的关心打动,注意力慢慢转移到学习上,重新回归生活轨道。毕业聚餐后,李强送她回家,路上突然说:“杨老师,我会永远记住您对我的关心,我想以拥抱妈妈的方式拥抱您,可以吗?”这一刻,杨金娥觉得无比幸福。

  
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挑起全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大梁;作为主要成员之一,在学院开设了“畅聊吧”群体心理辅导室……杨金娥“把专职变得专业、专业变成了事业。”

  “孩子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她还是像最初一样,手机从不关机,随时等待学生“召唤”。丈夫王欣说:“这些年,她生活和工作早就融为一体了。虽然很辛苦,但我为她感到自豪!”

【新闻链接】:《中国教育报》5月21日第02版:新闻·要闻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6-05/21/content_456607.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