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组题为“寻蓝之旅”的H5动画“霸屏”朋友圈,师生纷纷转载点赞。与此同时,各色海报、手账绘本、蓝染手作在美术楼正如火如荼地展出,展期持续到5月20日,一共为期11天。
这是2014级产品设计专业写生课程的实践成果。为此,51位师生从江苏到上海,游历7个寻访点,历时14天。不同于传统写生课程的自然风景摹写形式,本次写生课程转向对工艺美术与文化的考察、记录、体验。
近年来,学生在搜集设计资料、梳理设计理念时呈现欧美日韩化趋势,对中国本土的设计元素了解颇少。“感受中国传统手工艺之美和工匠精神,提升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是带队老师胡瑶、肖符玉打破固有教学模式的初衷所在。
在蓝印花布博物馆了解蓝印花布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在水色染坊了解学习植物染和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在二甲镇正兴染坊动手学刮浆、染布、拆布……十余天的游历学习被熊帅画在海报里,他选择这样的方式“留住对中国传统工艺的美好记忆”,“寻蓝之旅使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能够激发对设计的灵感与创新。”
留住“寻蓝”的记忆,彭凯威也有妙招。在十余天的行走与学习中,他拍下几十张照片,利用VR科学技术生成动画,留住传统手工艺的制作现场。他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改革感到幸运,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还能近距离感受传统手工艺的质朴,“传统手工艺品的美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