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第21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普及肺结核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对疾病的防范意识,上午10点,校医院主办的肺结核安全知识讲座及知识竞赛在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讲座上,湘潭市中心医院方志雄主任详细讲解了关于结核病的感染途径、临床症状、防范措施及治疗方法。方志雄强调,结核病是全球首要传染病杀手之一,它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一般是由于自身生活不规范,缺乏身体锻炼等原因引起的。他建议学生加强日常锻炼,积极参与体育课程。
“学生得了肺结核应该怎么办?”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方志雄给出了解决方法:“在校学生一旦被确诊为肺结核后,应根据县级及以上诊疗机构提供的诊断证明,确定是否休学。”他强调,休学的学生要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并参照肺结核管理办法,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学生在痊愈并取得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后,可申请复学。
“每一种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肺结核的治疗一般需要六到八个月?”、“结核病会遗传?”在随后的结核知识竞赛中,各学院踊跃参与,积极作答。最终,人文学院与商学院以一分钟内答对11道题的成绩脱颖而出。
“今天的活动让我了解到很多与结核病相关的知识,在丰富了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能向身边的同学普及相关知识,让我觉得受益匪浅。”法学院15级的张玮洁说到。
校医院医生李双表示,借助此次活动能增进同学们对疾病的了解,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减少大学生的患病率,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希望活动的效果能够传播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