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长,你可以帮我修一下这辆车吗?”15级汉语言专业的何欣向路旁一位身着自行车裤的男生问道。3月12日,法学院志愿团联合极速自行车协会与追风自行车俱乐部在北区文化长廊和南区美食广场开展义务维修自行车活动。以往校园义务维修均集中在电器上,他们帮助维修单车,发挥所长帮助师生绿色出行。
“可以呀!”回答的这名男生是极速自行车协会社长蒋春华。一接到法学院志愿团的邀请,他便发动社员参与,还把协会的工具箱和寒假时在自行车店跟着技工学到的一身修车本领带了过来。他接过自行车试骑了一下后,从黑色工具箱里取出活动扳手和套筒,双腿夹紧固定前轮,接着开始拧车头上的螺帽,眯着眼衡量着龙头和前轮是否垂直,瞄齐拧紧,就把原本“不听话”的车治好了。第一次参与义务维修活动,他表示:“觉得能把自己的技能用到帮助别人身上,挺开心的。”
能源学院安全三班的高逸飞早上发现有义务维修自行车的活动,便和舍友一起把坏了的自行车推过来维修。他解释道:“因为前几天天气不好,下雨天骑自行车打滑,刹车失灵了。”追风自行车俱乐部的丁璐抓住把手前后推动自行车,抬起自行车的前轮尝试刹车,摸清楚状况后,拿了工具,蹲下修理自行车前轮的刹车片。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就修好了。“本来打算到校外修的,他们帮我修好,不仅省钱还省事。这给大家提供了方便,如果以后有类似的活动,我希望自己也能出一份力。”高逸飞对志愿团的人表达了感谢。
桌子上的工具又被摆放回原处。在等待间,值班的志愿者们翻阅着一本《单车圣经》,互相聊起关于自行车的话题。活动想法的提出者杨正午说道,“虽然天气比较寒冷,但骑自行车是我的爱好,而且可以把自行车爱好者集合在一起,为大家做点事,我感到很值得。”
在本次活动中,自行车协会和俱乐部的成员负责维修工作,志愿团成员负责场地摆点拉横幅等“外部工作”,二者相互协作。法学院志愿团团长刘怀峰表示:“志愿活动不仅仅是志愿团的工作,应该号召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感受为人服务的快乐。这对我们综合能力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是非常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