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聚焦两会】师生圈里的两会“关键词”

作者:文/邓丹杰 王娜 吴美佳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6-03-05 浏览:111

3月3日和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四次会议陆续在京开幕。“十三五规划”、“供给侧改革”、“双创”、“治霾”、“自贸区”等两会关键词频频出现在同学们的社交网络里,让许多原以为两会离自己很远的同学也不免发现,原来两会就在身边。

    近日,中国青年报面向4862名年轻人发起了一项“测一测你与两会距离”的网络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有57%的受访者今年最关注代表、委员们的重要议案和提案,关注度居于首位。两会中,与师生们息息相关的议案提案在我校引起热议。

   
关键词一:“双创”

   
创新创业一直是两会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涌动,国家和地方也先后出台了许多鼓励“双创”的政策。在大量成功案例涌现的同时,大学生创业缺少创新、成功率不高等问题也备受关注。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李晓林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大学生要创业应先就业。

   
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里,矿山虚拟仿真系统开发创业团队成员正在办公地点忙碌。对于这个提案,团队成员不置可否,“学校给我们提供良好的平台,让我们恰好有这样的机会去积累经验,以后创业也不会是盲目的。”

   
13级土木学院的周普对这个提案颇有想法,他认为大学生是否应该先就业后创业要视情况而定,“不同行业是不一样的,像计算机和土木行业,去创业就需要积累很多经验和技术,最好是先工作。但对于一些创新项目而言,要抓住时机创业,不然‘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国家和民族需要创业和创新的精神,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就业指导科科长何佳振认为,对待国家鼓励“双创”政策需要理性思考,不能过热。他坦言,“大学生应先就业后创业”的建议过于一概而论,如果大学生各方面条件都已经成熟,是不必要先就业后创业的,“要勇于尝试,摔跤是正常的,我们创业老师的作用就是扶他们一把。”

   
关键词二:统考

   
自两会召开,俞敏洪提出的一条提案一直居于新华网提案议案总排行榜前十。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在谈及教育问题时说,全国高考必须实现统考,这样才能不受户籍限制,这是一个流动社会最应该做的事情。

   
人文学院14级汉语言专业的周琛媛对这条提案深有感触,家乡在河南的她一直在天津上学,她参加高考那一年是天津最后一年允许外来学生在本地参加高考。“我们用一万六千五买来了一个集体户口,能以天津考生的身份在本地参加高考。但无奈的是,外地考生报考学校时要放弃一本A类院校。”周琛媛感叹,因户籍地限制,当年他们班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同学最终只上了天津财经大学。

   
“对于很多外地考生来说,全国统考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很大便利,但想要将想法转变为现实还需要一个过程。”同为汉语言专业的周蕾认为。

   
关键词三:学术期刊

   
“没钱不能发论文”“学术期刊不收钱就要关门”……近年来,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乱收费现象也成为众多高校热议话题。今年,全国政协委员马光瑜的提案,就对准了学术期刊与学术乱象,建议建立期刊黑名单制,进行有效管理,并禁止期刊发表论文收取版面费。

   
“黑期刊生存的土壤太多,学术期刊才会乱收费!”教育学院学工办主任李涛谈及学术期刊“商业化”,“腐败化”乱象,“乱收费现象易拉低论文的研究水平与质量,让掮客层出不穷,权钱交易,权学交易更严重!”对此,他认为禁止学术期刊乱收费的根本是要对论文准入制度从严把关,改革论文质量审核通道。

   
1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李祥辉对此认为,近年来论文发表需求量节节攀升,若学术把关不严,会导致学术研究混乱,“让垃圾论文流入学术期刊将会更糟糕。”

   
为持续营造校园内关注两会的氛围,各学院将会在未来两周陆续通过座谈会、主题班会、模拟两会等形式,及时关注两会进展、学习两会精神,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与社会发展,用实际行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