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我校校友、现任湖南日报时政新闻中心执行主任、高级编辑的夏似飞回校举办主题为“新闻发现与表达——聊聊我的那些年那些事”的新闻讲座。新闻系15级全体学生和12级、13级部分学生到场聆听。
“缘、眼、采、写,这就是新闻的故事。”夏似飞将写新闻的过程分为四步,一一为同学们进行讲解。他认真地说,与新闻相逢即是缘,既然遇到了这个专业就应该好好地为之努力。会上,夏似飞以自己22年前意外被《湖南日报》选中,并从此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的例子告诉大家“缘分到了,梦想远不了。”
“新闻之眼是发现新闻的根本,提升新闻敏感度是我们一直要做的。”夏似飞表示,这双眼要关注的不仅是正在发生的新闻,更重要的是新闻背后的新闻。他建议同学多角度思考,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能得到不同的结论。
“一直在路上,这是对新闻之采最真实的写照。”一双脚几乎踩过湖南所有县城的夏似飞很肯定的对同学们说,“记者的工作要深,深入到社会与生活,踏踏实实地去采访,新闻才会有‘味道’。” 夏似飞告诫大家走进新闻现场,捕捉每一个感人细节,才会使文章有血有肉;亲身体验了解历史,文章才会有纵深感。
而对于新闻之写,夏似飞给的就只有一个“活”字。他认为语言活了,文采少不了。为此,他鼓励大家学习经典、少用书面语、多用“大白话”。最后,夏似飞以“最美女导游和贫困儿童接受募捐”为例阐述作为一名记者的使命,即发现真善美。
“见证了众多真善美和阴暗面后,那您现在的心态如何呢?” 在互动环节中,15级新闻学杨倩杰提出疑问。夏似飞解释他的心态更平和了,他坦言道:“我们都经历过愤青时代,我们不能改变社会的阴暗面,但是我们可以靠自身的修养,带着一种建设性的角度去做报道,去做人、去关心社会。”夏似飞的回答赢得了一片掌声。
“夏老师的讲座让我觉得是在谈心而不是讲学,他给我疏通了心中的疑惑,让我看到了新闻的路。”15级新闻学陈勃鑫如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