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法学院青年志愿团联合法律协会走进附属小学开展普法宣讲活动。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的前夕,20余名志愿者采用“文娱节目+普法微课堂”的新模式为附属小学四年级的同学带去相关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一支舞蹈《小苹果》点燃现场同学的热情,普法微课堂就此拉开序幕。
“小朋友我这里有好吃的零食,你们要不要啊?”志愿者们出演的防拐小品《爸爸爸爸爸爸》,讲述了两名小学生与装扮成老奶奶的人贩子斗智斗勇的故事,惟妙惟肖的演绎引起哄堂大笑。志愿者们用生动表演告诉现场小朋友们千万不能接受陌生人的零食与玩具,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被拐卖现象的出现。小品《难言的结局》,讲述主人公三毛在父母离异后和社会青年混迹在一起,最后受到威胁走上抢劫的道路,在家人与朋友的劝解下幡然醒悟的故事。在小品的最后,志愿者们一同合唱歌曲《最好的未来》,现场小朋友们伴随着音乐节奏挥舞着小手,积极与志愿者们进行互动。
随后,志愿者们带领现场小朋友进入《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微课堂,为他们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协会会长方寒用色彩明亮的漫画让同学们了解在父母离异的情况下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即使爸爸妈妈改变了关系,小朋友与爸爸妈妈的关系并不会改变。”她提醒在场的小朋友如果在家中遭到遗弃、虐待,一定要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获得法律援助。志愿者们通过讲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向小朋友们强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并带领他们一起朗读《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三字歌,让小朋友们知法懂法,并且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最后志愿者们用有奖问答的形式带领同学们回顾微课堂中提及的法律知识,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气氛非常活跃。
“这样的普法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生动的节目以及专业的知识讲解,比起书本更能让孩子们接受相关法律知识,形成深刻印象。”四年级二班的班主任邹小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