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步,白绿相间的钉鞋踏在终点线那潭积水上,溅起了水花。“05号,第四,11分14.秒!”裁判扯着嗓子对身后的志愿者喊道。
孟祥瑞没有料到自己是这样的成绩。前一天晚上,他给妈妈发了一条微信:“看我明天把3000米第一拿到手。”他还对那些调侃自己跑不过年轻学弟的朋友们说:“我就是要去虐大一大二的,我是第一,跑道上的成绩就是对自己的证明。”
他不是没有自信的理由。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孟祥瑞就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很享受跑步的过程,它能让人心无杂念,在那个时刻,现实世界中所有的不快都没了”。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体育特长生是在高三开学初。孟祥瑞还记得母亲得知自己想法时嫌弃的神情和语气:“你干嘛呀?不好好弄学习净整这些旁门左道的东西。”
尽管母亲一开始并不支持,但他还是因为热爱坚持了这条路。高考时,他以90.48的术科分考进了我校体育学院的社会体育专业。
很快,他迎来了大学的第一次荣耀。
第一学期的校运会,他以400米53秒的成绩和800米2分06秒的成绩一举夺得乙组双冠,并打破了800米记录,成为那届运动会中唯一一个打破记录的运动员。一时间,他成为校媒的焦点。新闻网、校报甚至学校官网都刊登了他的事迹。
“那时候真为自己感到骄傲,还给以前的队友教练打电话,给妈妈报喜,说自己拿了第一,把对手甩了好远。”孟祥瑞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和高中一样厉害,能让所有人骄傲。
真正给了他自信的是3000米前一天下午的400米决赛,他以超出第二名将近3秒的成绩再次站上了熟悉的领奖台。两小时后,他在空间发了一条说说:大三了,依旧可以第一。配图上,他右手拿着挂在脖子上的金牌,左手插在外套的口袋里,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评论里有人说道,“宝刀未老啊!”
他没有想到17个小时后的心情落差会如此大。
此时,孟祥瑞刚跑过终点,与他同年级的刘嘉林穿过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把他扶到了身后的草坪上。孟祥瑞不太记得,当时的自己双膝跪地,用并不粗壮的手臂撑起自己气喘吁吁的身体,黑色耐克的紧身运动衣让胸腔的起伏更加明显。他只记得当时的自己“心里真的非常难受”。
他低着头,谁也没办法看清他的表情。过了十几秒,孟祥瑞无力地坐在了草坪上,两腿分开,任凭刘嘉林给他按摩紧绷的肌肉。协助搀扶他的志愿者在一旁喊着“刚跑完不要坐,快站起来”,但他始终无动于衷,偶尔回应几声模糊的“没事、没事”。
他看着地面发呆,刚刚赛道上的一幕幕依旧清晰的浮现在孟祥瑞的脑海里。枪声一响,一心想着拿第一的他就如离弦之箭冲了出去,在第二圈时与第二名拉开了二十多米的差距。差距在第三圈开始逐渐缩小,等到第四圈跑过第一个弯道时,14级体育教育专业的申超从右侧超越了他,然后就再也没追上。
紧接着,14级的刘玉龙和15级的唐勋接二连三地从他身边跑过。
“其实当第一个学弟从我身边跑过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拿第一了,心里默念,超吧超吧,随便你超,我都认了。”孟祥瑞回忆起比赛,懊恼不已,他责怪自己前面跑得太快,以至于后面已经丝毫没有再反超的力气。“真是瞎跑,没经验,要是跟着别人跑就好啦。”伴着轻微的叹息声,他微微低下头,过了一会似笑而非地感叹:“老啦老啦”。
孟祥瑞已经不是第一次用“老”这个词形容自己。
大二的时候他再次报了校运会400米和800米比赛,但弃权了,原因是在湖南省大学生运动会上的失利。他报的所有项目都没有冲进决赛,“当时心情特别烦,校运会也不想跑了”。
其实省赛前孟祥瑞就知道自己的状态不如从前了,“真的‘老’了,高考之后太长时间没接受系统训练。”孟祥瑞心里清楚,每年层出不穷的体育生对他来说是怎样的威胁。
“他们刚高考完不久,高强度训练的效果还在那。而这一年里,我要上课学习,训练少了,你说我是不是吃亏呢?”孟祥瑞轻轻摇了摇头,“跟他们比不了呀”。
如今,这些体育生已经不可能回归到高中时的训练状态了,很多人已经再没有当初那份对待体育的热情。“真正因为热爱而选择体育的人能有多少呢?没了高考催生的紧张感,有多少人会像过去一样每天训练?大家只有在赛前才会临阵磨枪,但作用能有多大?”孟祥瑞感慨商院有一名曾与他一起拿过冠军的体育特招生,在今年的校运会里有两场比赛连小组第一都没能拿到,“连普通文化生都没比得过,显然对体育的热情已经没有了。”
每到这个时候,孟祥瑞就特别怀念过去。当初为了训练,他每天6点起床,训练到7点半,匆匆忙忙吃过早饭后就赶去上课。因训练而耽误的小测会在课间休息时单独到办公室补回来,“每天生活都很紧张很辛苦,但我享受那种充实的生活。”
他甚至还记得高中训练累了的时候,包括他在内的四个人老是“欺负”一个胖胖的男生,还有他带队跑得太快时,身后的队友埋怨他:“你再跑这么快我就不跑了!”很多训练的点点滴滴他都还没忘记。
对于未来,孟祥瑞有过自己的执着。他曾经想要当体育老师,他说:“我热爱体育,想将这份热爱传递下去,传递给下一代和我的学生,让别人也去喜欢体育,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怎么说呢”,孟祥瑞侧着头酝酿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吧”。
但是越深入一行,就会发现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孟祥瑞想起自己曾经想要当运动员的事就忍不住笑了一下,“真是年少无知啊”。
“对于以后要做什么,我真的不知道,也许会去体育局工作?但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定”,他的食指不停地在桌面画着圆圈,停了一下说道:“但是现在的目标很明确,我就是要考研,我想考回北京体育大学。”
五分钟过后,孟祥瑞从草坪上站了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脱掉钉鞋的他独自一人离开了原来呆坐的地方。
此时的草坪人很少,就跟3000米赛前的操场一样空旷,只有两三名摄影记者快速的穿过跑道奔向下一个有新闻的地方,还有几个穿着黄马甲的志愿者和被志愿者催促着离开的零星几人。
十几分钟前,操场上有一个穿黑色紧身运动衣的体育生,在一刻不停的奔跑着热身,浑身散发的活力昭示着赢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