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雨天和运动会很配呦”,娄宇刷朋友圈时一连看到好几条这样的动态,不禁莞尔。他扭头瞥向窗外,从逸夫楼5楼实验室的窗口看下去,只有零星几棵在雨里飘摇的树和对面青灰的墙。此刻,北区新田径场鼓点阵阵、人声鼎沸。
又一年校运会召开了,依然是在雨中进行,而娄宇在逸夫楼敲代码,这和以往太不同。娄宇是我校计算机学院10级学生,本科毕业后继续考取了本校研究生。在科大的这5年里,有三年的今天——校运会开始的第一天,他是在赛场驰骋着的。那里,也曾是他的天下。
10年大一,娄宇以与第一名不到一秒的差距屈居甲组男子400米第二名;12年大三,与信息学院尹德洋并列男子甲组400米第二;11年的大二,作为大学本科运动生涯巅峰,他更是斩获学生甲组男子3000米、800米双冠军,4*100接力赛小组第一、400米第三,仅一人便为学院拿下了24分的团体积分……
离开赛场已经两年,娄宇依然对自己赢得的成绩如数家珍。看到朋友圈分享的赛事信息,自己仿佛又重返赛场,奔跑在湿滑的红色跑道上……
800米比赛,娄宇赢得并不轻松,跑得既惊喜又惊险。距离比赛结束还有十秒,他已经超过大多数竞争者,体力也快耗尽,但前面还有一位一直跑在第一的强劲选手,他曾赢得湖南省大学生800米比赛的冠军。最后100米,他看到对手因为体力分配不均,冲刺阶段速度较慢,他决定试试。“只要超过他就是第一”最后十秒,娄宇咬紧牙关,加足马力,一个箭步超越,黑马逆袭,成功加冕……
800米的金牌是他大学校运会场上第一枚金牌。想起当时的场景,娄宇依然按捺不住激动,现在想起来依然觉得“爽”,“当时太累了,都没怎么嘚瑟”。他很享受赛场上加速超越别人时观众的呼声,“就是喜欢被全场目光关注的感觉,奔跑着超越自己极限的感觉很好。”
前大学生通讯社校园记者彭俊杰还能记起来12年校运会上的娄宇,带着感冒和旧伤报了5个项目。“个子不大,赛场上爆发的能量很强”,同为计算机学院的他坦言,“程序员中喜欢运动的人本来就不多,他还在学院任院体育部部长,成绩也好,能做到学习、工作、运动三不误,非常不错。”彭俊杰为娄宇点赞。
对娄宇来说,运动会不仅仅是技艺的比拼,于他更多的是一种“社交方式”,既可以认识新朋友,又有老朋友的陪伴。比起比赛成绩,他更看重比赛给参与者带来心理上的愉悦,他珍惜有朋友陪伴的时间。
因为比赛而结缘的尹德洋,成了他四年的好朋友,平时一起打球、跑步、训练,有比赛时一起报比赛,是对手也是朋友,毕业后,尹德洋回到沈阳工作。如今,偶尔想起当年相伴的时光,娄宇很是感念。
娄宇所经历的三年运动会,都是在冷雨中进行。凉寒的天气,湿滑的跑道给比赛带来极大不便。但有朋友陪伴,他就觉得“有劲”。他基本每年报5个项目,很多都在同一天比赛,一枪跑完后就很疲惫,但看到雨中为自己摇旗呐喊的伙伴他就觉得温暖,当即“满血复活”。
这样的故事,在科大的校运会上并不是少见。今年的女子400米赛场上,体育学院15级的刘晶也有这样的幸运,好友阳柳清一直在旁边看着她跑,给她打气。最后的一百米冲刺,阳柳清跟着刘晶阔步疾奔,“加油,加油!”阳柳清喊得嘶声力竭。两人一起冲向终点,兴奋地拥抱。刘晶体力透支,双腿发腿,弓着背大口吐气。阳柳青一边帮她顺气一边扶她去旁边休息。
“都说患难见真情,我在这艰难的天气环境中真正体会到了朋友的支持和关怀。”娄宇曾说道。QQ好友Secret A 曾戏称他为 “战神!”,但娄宇觉得,“比赛是以‘武’会友,尽力就好,挑战自我就是自己的英雄”,时隔四年他满怀祝福,寄语运动赛场上拼搏的新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