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5位“海牛”科研团队成员与机电学院党委书记尹喜云接受《光明日报》采访,采访以座谈会的形式在先进矿山中心219会议室召开。
“海牛”刷屏 你是否真的了解万步炎教授
今年6月,“海牛”试水刷新了我国深海钻机钻探深度,标志着“我国深海钻机技术从此跻身世界一流。各大媒体开启“刷屏”模式,聚焦我国海底60米多用途钻机“海牛”试水情况的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反响,大家纷纷为863海洋领域首席专家、我校万步炎教授及其海试团队“点赞”,14新闻一班的任洁露直呼“这才是真正的男神。”
“此次座谈会是为了解万步炎事迹及其重大成果,学习其精神品质而召开。” 唐湘岳表示此次报道将超越以前任何一次报道,需要搜集大量素材,深度挖掘其故事,对万步炎教授的先进事迹做最深入的报道。
座谈会解码“海牛之父” 讲述“我们”眼中的科学家
“专注、实干” “严谨、注重细节、精益求精”“高标准、严要求” “直率”“扎根一线”这些都是座谈会上的“高频词”,在科研队成员眼里,万步炎教授整颗心“扑”在科研上,一生“驻扎”海洋领域,是科学家的典型代表。
“吃饭睡觉走路都在思考这些问题”。科技处彭佑多用万教授自己的话来阐述自己眼中的科学家。对于这个话题科研团队的罗柏文认为自己最有发言权,“他就是这样,24小时无禁区,12点多打电话给他,发现问题他会立马解决。”这让罗柏文深受其“害”,“老是打电话催,上课时也打。”工程师朱伟亚表示同为 “受害者”,02年就和万教授一起做研究的他曾以为到了大学后就会轻松了,没想到寒暑假依旧是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尽管这样,两位成员觉得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累,却很有成就感”。他们深受万教授的影响,唐湘岳老师一语破的“在万步炎看来,国家的事就是自己最重要的事,可谓绝对忠诚”。
科研团队成员金永平是一名在读博士,万步炎教授唯一的门下弟子。在“弟子”金永平眼中,“师傅”是一个“一心一意,潜心研究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