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2015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答辩会举行

志愿服务社会  青春入驻乡村

作者:文/江涛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5-09-23 浏览:30
 

9月22日下午,2015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服务团队答辩会于综合楼101会议室召开。

 

为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我校2015年继续组织开展了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共有10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其中24支申报优秀服务团队,在答辩会上展现青年志愿者的风采。近期,我校将推送几支优秀团队参加省级评选,本次答辩会成绩将作为校级最终评选的重要参考。

 

呵护留守儿童 关爱孤寡老人

 

“志愿活动没有鲜花与掌声,唯有温情与呵护。”教育学院“三下乡”团队PPT主讲人在答辩会上这样形容他们的“三下乡”活动,他们组建的湖南科技大学留守儿童心灵呵护志愿团远赴湘西永顺进行心灵扶贫,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与呵护。不仅为当地留守儿童送去了文具用品等物质关怀,还为他们进行了心理测试与疏导,呵护他们健康成长。

 

来自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的“爱”筑梦队也同样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他们深入湘潭市护潭乡红星村为那里的孩子带去欢声笑语。同时他们也注意到了孤寡老人的孤单处境,深入孤寡老人家庭,用陪伴为老人们单调的生活增添色彩与活力。“对我们来说也许只是端一杯茶,说一句话,但对爷爷奶奶们来说却是整个世界。”数学学院团队主讲人在PPT讲解的最后深情说道。

 

文化传承 青春助力

 

“探索湖南辰河高腔根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自校党委宣传部的“三下乡”团队以地方典型戏曲辰河高腔为例,团队深入湖南省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多个县市、村镇,宣讲辰河高腔传达的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关联。8天、1020余里路程、500份问卷、800多名受访者、近300G影视资料诠释了何谓“传承的力量”。

 

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此次“三下乡”来到我校退休教授夏昭炎的家乡,走进株洲攸县高桥文化活动中心,助力“种文化”,延续夏老师的爱心之举。而外国语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则是走进彭德怀故乡,探寻红色经典。他们展开了一系列走访老红军或者红军家属的活动,通过亲历者的讲述深入了解抗战的历史。

 

联系专业 创新奉献

 

“美丽中国守护团”是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他们的“垃圾去哪儿”项目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社区居民垃圾处理意识及现状调查,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加入美丽中国实践团,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增添一份精彩。

 

6月29日至7月24日,湘潭市首届校园足球文化节暨轩辕足球种子基金湘潭校园足球培训在我校举行,共有120名来自湘潭中小学校足球队的青少年参与了足球实践训练。作为培训的承办方之一,我校体育学院为足球培训提供了专业的足球教师。同时将此次足球培训班服务作为学院“三下乡”的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体育学院的志愿者们运用自己体育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辅助教练对孩子们进行培训并且承担一系列的后勤工作。炎炎夏日里,志愿者们一直在默默奉献。

 

艺术学院实践团队也紧紧联系自身专业实际,组织志愿者支教队赴湘潭县梅林镇芝华小学进行艺术教育,其中包括支教以及爱心墙绘等活动,为学校增添了一抹靓丽风采。该团队成员李慧瑶在答辩会上说:“农村小学的艺术教育不仅仅是我们几天的支教活动就可以提升的,我们只希望通过我们这次行动在社会上产生更大的反响,从而引起人们对农村艺术教育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