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5日下午,我校2015年教学工作会议暨教学表彰大会在俱乐部隆重举行。全体校领导出席大会,督导团全体成员、全体处级干部、专任教师及实验教学人员代表、各教学院教务办、学工办、分团委全体人员参加。校党委书记刘德顺担任主持,校长李伯超作主题发言,副校长施式亮作教学工作报告。
会议伊始,施式亮对学校一年来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并报告了今后的主要工作思路。在教学方面,学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学习践行“三严三实”;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入开展“教学礼拜”,着力加强整改落实;完善教学绩效评价,构建教学激励机制;强化教学质量监控,确保本科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基本设施,优化教学服务环境等。此外,针对当前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他提议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今后的教学工作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将本科教学做严抓实。” 施式亮表示,学校会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创新培养体系,与师生携手绘制宏伟发展蓝图。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在上级部门表彰项目和教学表彰项目中受表彰的单位与个人上台领奖。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尹喜云从教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上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其中,教学工作优先安排、教学困难优先解决、教学资源优先配置、教学待遇优先保证等“4个优先”尤其深受在场领导及老师的赞同,对实现教学管理与服务育人的统一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外国语学院禹玲博士则从教师个人角度出发,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注重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让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能在同一平台上讨论教学与科研,实现教育融合发展,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人才培养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在人才培养中始终处于基础和关键地位。”李伯超以“教学是一项严肃的学术活动。”为题向在座教师分享了他的教学经历。他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强调了教学的“严肃性”及“学术性”;坚持走“学术立教”的道路,要建立一支师德高尚、学术水平高超的师资队伍,教师要学会巧妙地把学术资源、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而不是一味地“为科研而科研”。他把教学与科研比作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他还指出课堂要设置“学术”门槛,规范教师上课,进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最后,坚持教学评价的学术性,把“学术性”摆在第一位,并将之作为评估老师教学绩效的一大标准。
“此次大会对往年工作进行了深入回顾,总结了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并明确提出今后改革的思路与重点。”刘德顺作了精辟的总结发言,2015年是学校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描绘“十三五”发展蓝图、制订“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他强调,在这个特殊时期,学校会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创新、深化改革、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积极推动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据悉,此次大会是教学工作会议的第一阶段,下一阶段将由各单位按会议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学习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