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晚上10点30分,正在北区门口吃饭的志愿者高馨馨的手机突然响起来,来电显示上写着曹生娟。“好的,我马上赶过去”,挂掉电话,高馨馨随手拉下手机上方未读消息一栏,点开一直没时间看的天气预报,“11日到13日受冷空气影响,湖南省气温将骤降6-8℃。预计今明两天有降水且风力加大,请注意保暖。”她关掉屏幕,挂上志愿者的工作牌,将手机丢进包里,起身迅速离开。
美术楼前方路灯氤氲,2015级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新生曹生娟与家人站在昏黄的灯光下等待高鑫鑫的到来。青海至湘潭将近三十个小时的路途让这一家人都深感疲倦,异乡的陌生以及对新生活的期待让这个羞涩的女生显得有些局促。“学姐,我在这!”她望着远方的路口激动地挥手。
“我接到你电话就从外面赶回来,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高馨馨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拖起曹生娟的行李箱,领着新生和家属往宿舍区走去。
下午1点开始,我校全面展开迎新工作,今年是我校第一年启用“网络迎新+志愿服务”新模式迎接8200余名新家人的到来,将近两千名志愿者进入迎接新生“紧急模式”。一改往年各个学院集中摆点迎接新生报到注册的方法,新生只需在网上完成注册、缴费、报到等一系列的手续,来校后直接在志愿者的带领下通过身份验证即可“拎包入住”。
来自安徽的胡仁杰便是新家人中的一员,与众不同的是两米的身高让他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在志愿者周思捷的带领下,他入住了四区六栋208寝室。参观完寝室后,胡仁杰显得有些许担忧,宿舍内的床只有两米长,而对于他这样的大个子来说,在这样一般规格的床上活动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周思捷看出了他的顾虑,笑着对他说“我已经将你的情况提前上报给学院,学院很快会安排工作人员来给你换床。”
原来网络迎新系统开通之后,胡仁杰就通过迎新系统与志愿者进行了联系,他的特殊情况引起了学院的重视。在胡仁杰完成了网上注册之后,学院便开始安排工作人员准备胡仁杰的换床事宜。下午两点,我校后勤处的工作人员搬着两米二的特制床板敲开了208宿舍的门,当胡仁杰看到这与众不同的“大号”床时,开心地合不拢嘴来“这是我的床!”他笑着向工作人员连连道谢:“真是麻烦你们了!不然今晚我都住不了宿舍。”
“学校真是太周全了,我们入校以后什么都不用做,只需在志愿者的带领下验证身份即可入住,卧具也准备齐全,连我的床的问题也妥善解决,来到大学第一天我很开心。”胡仁杰望着整理好的宿舍显得十分高兴。
20时,五区宿舍楼下依旧有着许多新生在志愿者的带领下陆陆续续进入宿舍区。“那我就送你到这里,你快回宿舍休息吧!”六栋的宿舍楼下,教育学院13级志愿者彭萍菊向她带领的新生叮嘱道。彭菊萍在下午就接到了这个新生,在带领新生入住宿舍后,她没有立即离开,她将新生以及新生家长带到北门吃过晚饭后,还帮助新生家长解决了住宿问题。“北门的宾馆已经住满了,我带新生家长辗转到东门才找到住宿的地方,安排好家长,送新生回到宿舍楼下就安心了。”彭菊萍淡然说道。这是彭菊萍接到的第三个新生,从下午一点开始,她就一直奔波在校园的各个迎新站点,等待她所负责新生的到来。这样的志愿者在科大不在少数。
22时,来自物理学院的志愿者杜家裕终于结束了他一下午迎接新生的工作,向宿舍区走去。一天的工作下来他颇有感触:“今年的迎新和去年大不一样了,新生们不用再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跑了,校园导航APP带领他们直接到达宿舍区,我们的迎新工作也简单顺畅很多。志愿者对应新生服务的制度不仅节省了很多时间也让校园秩序更加井然。”
凌晨1点,北区篮球场上,一个蓝色大号帐篷内依旧灯火通明,“湖南科技大学北区迎新总站”的红色横幅在灯光的照耀下散发出别样风采。“我们要在这里通宵值班,等待晚上到达学校的新生,为他们提供帮助。”校自理的志愿者邢计涛吃着小零食充饥,抑制住自己的疲惫。来自校团委、校自理以及各个学院的志愿者在这里轮流值班,为新生提供志愿者联系方式、进行现场报到指引、查询相关信息的帮助。像这样的总站点南北校区分别有一个,志愿者们从11号下午一点开始轮流值班一直持续到12号下午迎新结束。
夜已深,科大人依旧在忙碌。“记得晚上锁好门,推销人员不要给他们开门!”高馨馨把曹生娟送到宿舍楼之后不忘细心叮嘱,在帮助新生安排好一切之后,高馨馨走出了五区宿舍区的大门,淅淅沥沥的小雨又下了起来,她裹紧了外套,搓了搓双手。在灯光泛黄的林荫路下,她撑着伞望着前方,盼望着她负责的第八个新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