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至7月24日,我校管理学院“微益商旅”三下乡团队组织了13名优秀青年志愿者赴湘潭县响塘镇司马村仙女山蔬菜合作社,开展了以“绿色农场,圆梦电商”为主题的7天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响塘镇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引起了湘潭经视新闻的关注。
电子商务发展日新月异,企业不懂得营销,产品就可能处于滞销状态。“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让产品销路畅通”是蔬菜合作社生产负责人赵启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经过对农场和仙女山进行实地调研后,志愿者们了解到尽管仙女蔬菜合作社建有810亩的蔬菜生产基地,100多个大棚,40度亩的鱼塘和1个集蔬菜、水稻、水果和养殖于一体的生态养猪场。其中14个蔬菜单品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产品齐全,质量上乘,但那么大的基地销售却不容乐观。
和大多数农村产业一样,仙女山蔬菜合作社仅仅局限于传统营销,没有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志愿者们商议决定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蔬菜合作社建立一个农产品流通信息系统及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并结合当地特色,对产品进行包装,提高产品附加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秉持着这样的信念,这个小小的科技帮扶团为湘潭市仙女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展开7天免费服务。活动期间,13名志愿者们先在湘潭县响塘镇各社区进行问卷发放,利用所学的统计学等知识对数据进行统计,再根据调研市场分析情况为绿色农场构建一个带有网上商城的微信平台,并利用所学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给予农场技术支持,让农场的直销模式有一个更好的平台,从而使消费者更加了解绿色产品及其直销的渠道。志愿者们还认真耐心地给农场人员培训微信平台以及网上商城的使用及管理方法,将农村电商的理念传递给他们,保证后期平台的良性运转。
“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13个“臭皮匠”就是一个大大的智囊团。志愿者们利用当前火热的“摇一摇,送红包”变为“扫一扫,送蔬菜”帮助仙女蔬菜合作社进行微信平台的推广。“新用户扫一扫就能送蔬菜哟,阿姨您可以尝试一下网上订购蔬菜的方式,只需要点击一下微信商城里的蔬菜,就能送货上门,方便又快捷……”志愿者们耐心地向居民们解释。
利用新浪微博的微话题讨论也是此次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以致农”微话题讨论在活动期间进行得如火如荼,从启动仪式开启到活动结束,短短5天内,志愿团队共发表119条言论话题,阅读量达到了4万余次。管理学院甚至学校的学生、老师都积极参与讨论,并且不断为“农村产业如何更好地发展”而发声。
这种新颖的方式不仅能让居民们感受到电子商务的强大和方便所在,而且也让仙女蔬菜合作社的运转有了新的活力。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席兼队伍的队长侯晓堡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就应当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帮助蔬菜合作社建立新的营销模式,从而达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也让我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