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晚,俱乐部灯光聚焦,由招生就业处主办,人文学院承办的第六届“理想之歌”优秀毕业生报告会顺利举行。党委副书记朱川曲出席,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领导到场。
从2010年开始至今,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5批优秀毕业生留下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感染着一群又一群科大人。这个6月,行将毕业,10位优秀毕业生在今晚回顾他们4年大学青春,有拼搏、有感恩、有创新。
有拼搏:汗水洒青春
青春不仅是个词。院学生会主席,两次获得挑战杯校特等奖、9次获得校级奖励、2013年“芳菲之歌”报告人……教育学院的唐敏在大学4年里成绩斐然。在国家广电总局普通话等级考试湖南推广中心实习做导演助理时,让她学会了如何坚持青春。找导演对戏,准备第二天要拍的内容……那半年时间,她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但她无怨无悔。
商学院的肖婧将喜欢的事情做到了极致。喜欢PPT,她研究了无数模板。喜欢自己专业广告学,她参加众多专业比赛,曾荣获广发银行举办的创意大赛全国第一名……而这些经历,让她如愿获得了新华社瞭望智库和亚洲地区最大的公关公司蓝色光标的实习机会。
从职高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的张杰演绎了一个用拼搏换未来的励志事迹。早上5:30起床,晚上1点睡觉,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英语差生将课本复习25遍,终获专业第一。从一进学校部门就做错事的“傻小子”到和世界五百强企业中交集团签下了协议的优秀毕业生,天道必酬勤。
人文学院的刘亮也坚信天道酬勤。第一次做考研英语真题时,五篇阅读25题只答对1道题,“我的理想从‘笨’开始!”每天9个小时,他死磕英语。而现在的他,已经成功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有感恩:明星照我行
高中毕业后,潇湘学院的刘璐参军成为了一个通信兵。话务工作,体能训练和内务整理几乎成了她军旅生活的全部。因为要坚守岗位,她在她生日的那天挂掉了爸爸的来电,听不到爸爸亲口说的“女儿,生日快乐”,那天她哭了。但军旅生活锻造了她的责任心。在英国西苏格兰大学交换学习,在学校担任各种职务,以往养成的品质让她受益,她感恩这一切。
4年,管理学院的雷刚带着感恩之心成长。他累计参加志愿服务40余次,2012年的暑假,组建了自己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贵州遵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担任院学生会主席和湘潭市学联驻会主席期间,竭尽全力服务师生。而这种种努力,只因感恩科大,感谢招生办老师的一个电话。
外国语学院的陈虹霏感谢她的社团。Chris Cup 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冠军,担任“毛泽东与群众路线”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会议口译,同来自13个国家的共产主义代表进行了交流,考研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商务口译专业录取……她认为是她的社团给了她平台,机会和力量。
有创新:思维换未来
唯一获得“湘潭市优秀创业者”荣誉的在校大学生李晨,来自机电工程学院,他敢想敢做,成立了TBE说吧团队,创造了近百万的财富。他开辟了“教育+”的全新商业模式,走上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引领中国大学生培训向更实用方向发展的道路。
优秀研究生郭罡业撰写的论文曾经被矿业工程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杂志《煤炭学报》和《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录用,并得到了采矿界相关专家的高度评价,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他酷爱思考,梦想成为一个能为祖国奉献力量的科学家,他还获得了第六届省研究生论坛优秀论文奖,八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并顺利考入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生命不息,创新不止。
在艺术追寻的路上,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的胡凯雯快乐无比。她酷爱建筑学专业,为了获得设计灵感,她会远行,或者不停止地思考上一整天。在她大一的一个傍晚,当她望着明湖中和湖水融为一体的涵虚阁,她突发奇想想将它改建成茶室。她在明湖边待了整整一天,从不同的时间和角度去感受她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最终设计出完美的方案。如今的她,顺利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继续追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