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科大人物】"保洁阿妈"沈清莲:像妈妈一样呵护大学生

她说,和孩子们相处久了,很难分开,要做孩子们心中永不磨灭的”红烛”

作者:文\李一凡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5-04-18 浏览:52

 

清晨,阳光刚刚漫过树梢。我校志愿者发起“让阿姨少弯一次腰”志愿活动,志愿者手拿扫把、铁钳,帮助这位校园保洁阿姨清理宿舍区垃圾。而一旁的沈清莲却满脸焦虑,“脏活累活我来弄,你们还要用手翻书。”

沈清莲今年52岁,是湖南湘潭韶山人,2009年随丈夫来城里打工,被保洁公司安排到了湖南科技大学,负责学生宿舍区和教学楼的清洁工作。六年来,她像妈妈一样呵护着这群孩子,目送了一届届毕业生离开。而她兢兢业业、热情服务,也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学生们习惯称她为“保洁阿妈”。

1226日,2014年考研前一天,第九教学楼34层的24间教室的黑板上都留有不同的祝福语,现场学生看到后纷纷回以掌声。此事在校园迅速传开,大家为阿姨的善良热情点赞。面对学生们的赞许,沈清莲有些不好意思,她说,“同学们没有因为我是捡垃圾的嫌弃我,反而主动地关心我。同学们对我好,我都看在眼里,我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为了回报他们”。

 

“和孩子们相处久了,很难分开”

凌晨5点,天还未明,湖南科技大学中苑家属区的一处简易居民楼亮起了灯光。沈清莲左手举起手机,用光照亮路,右手夹住清扫工具,急匆匆出了门。她要赶在学生起床前,将宿舍区的楼道垃圾清理干净。不到7点,她又一路疾步赶到教学楼,在学生上课前将24间教室的黑板擦干净。

每天繁忙,她却心甘情愿。800多元的月薪刚好补贴家用,丈夫和儿子多次劝她换份工作,却被她一口否决,“和孩子们相处久了,很难分开!”“孩子们”是她对学生的昵称,被她一直挂在嘴边,她想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弥补她不曾上过大学的心愿。虽只有小学文化, 她却把学习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她常常给打游戏、外出游玩的女生说教,劝勉她们要努力读书,节约生活。

201411月,沈清莲的哥哥去世,为了不耽误工作,她连夜搭乘丈夫的摩托车赶回老家奔丧,第二天一早又急匆匆赶回学校。眼圈红了,心里难受,她却从不表露在脸上,“孩子出门看到我一脸愁苦,一天的心情都不会好。”

 

“阿妈是我们的‘守护神’”

“阿妈是我们的‘守护神’。”张馨文居住在第五区宿舍二栋,家虽远在甘肃,身在湖南的她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一天,她半夜胃疼得厉害。刚好被正清理宿舍区垃圾的沈清莲撞见,焦急的她从家里拿来胃药,守到女生睡着,天亮了才离开。

在校园,沈清莲拾金不昧、物还失主的故事被广泛传扬。3月的一天,家境并不富裕的许润下课后将钱包、手机丢在了教室,当她赶回去寻物时,发现沈清莲整个中午都站在门口张望,焦急地等待失主。当许润拿出一部分钱想作为回报时,却被沈清莲一口婉拒。

“这是我应该做的!”沈清莲心里清楚,她跟学生们的友谊是相互的,每次碰面学生都很友善地打招呼,让她格外感动。每次当她提着大袋垃圾下楼时,总会有学生不怕脏帮她一起提。于是,她想回报孩子们带给她的感动。

看到学生挂在外面的衣服被风吹掉,粘了土,她拿回家洗好并帮忙晾晒;看到有些学生深夜外出,她会上前提醒注意安全;临近期末,她都是笑脸相迎,碰面会给大家送上考试祝福。虽然这些小事很不起眼,却被她坚持了6年。

 

做孩子们心中永不磨灭的“红烛”

毕业前,2010级安全工程专业任志华特意来和阿妈告别。他说,大学四年,阿妈忙碌的身影成为他大学时光里难忘的印记。而说起沈清莲,一同工作的朋友个个竖起大拇指。“一名保洁阿姨,能够跟学生建立这么深厚的感情,很难得!”六区门卫谢伏财印象里,工作这6年,她每天如此,以校为家,甘做孩子们的贴心“棉袄”。

不久前,沈清莲去医院检查,由于长时间弓着腰清理垃圾,被检查出了腰肌劳损和关节炎。“这些小病没事儿!”她不准备停休,想直到干不动那天为止。她说,要扎根校园,继续做孩子们心中永不磨灭的“红烛”,对得起“阿妈”二字。

夜深人静,海棠花已眠。阿妈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回家,对她而言,新的一天在7个小时后又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