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3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优先启动重点研发任务:保压取芯勘探系统研制与应用示范”通过专家组论证。这项由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专家、我校万步炎教授领队研制的重点任务,拟研制具有保压取芯能力的海底钻机系统,最大钻进深度能力将达到220米,不仅能够满足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勘探需要,还将使我国海底钻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受我校邀请,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及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组成员,来校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保压取芯勘探系统研制与应用示范”进行论证。论证会在我校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与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学术报告厅举行,校长李伯超、正校级督导冯涛出席,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与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以及项目组成员参加。
李伯超代表学校对专家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感谢专家长期以来对万步炎海底钻探技术研发项目的关注和支持。他指出,我国作为一个石油资源紧缺的发展中大国,勘探开发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作为替代能源,已经成为我国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利用海底钻机进行保压钻探取芯是天然气水合物钻探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项目带头人万步炎从重要意义、研究基础、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预期成果形成及组织保障等五个方面进行现场展示,并接受专家组成员答辩。据介绍,我校已拥有一支较成熟的深海钻机研究团队,是国内深海钻机及相关海底钻探技术的主要研究者。此外,我校还设有海洋资源勘探技术与装备湖南省工程实验室,已在国家大洋资源勘探领域获得应用,为我国参与国际海底区域竞争、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听取汇报后,以上海交通大学任平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审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对海试有关事项进行了质疑、讨论。万步炎表示,按照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将对这项重点任务做出进一步修改及实施方案。
据了解,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底钻机的最大钻孔深度能力仅为200米,而海底钻机的保压取芯功能则在世界范围内尚未成功。如果能够利用海底保压钻机系统在我国南海或东海钻得大量天然气水合物芯样,无疑将成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将有力推动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事业与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