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我国第37个植树节。一大早,外国语学院草坪前就聚集了近40位“绿植大使”,其中,18名自愿参与植树的大学生在天创物业工作人员带领下,也加入到这场为树施肥的爱心行动中。此外,还有不少大学生采取了“网络植树”方式,进行“虚拟植树”,以此来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倡导大学绿色生活。
爱心施肥行动传递绿植理念
“同学们,这一片女贞患上了白粉病,需要撒上‘百菌灵’!”工作人员手指一片长有白色裹皮的灌木丛,一声“令下”,头戴红色志愿帽的大学生们开始分头“作业”。张灿手里提着复合肥与尿素,在专业指导下,耐心地为每一棵树松土,并细心撒上肥料。
2014级物理学专业钟耀坚是志愿者组长,在这次行动中负责调度人员安排,配合大家工作。虽然工作辛苦点,但他觉得“很值!”从小到大没有种过树,这样一种欠缺的遗憾让他在这次志愿行动寻找到了慰藉。他认为,植树节的作用除了增强人们爱护树木的意识之外,更多的是在向他们传达一种重要的生命理念。
参与此次志愿活动的路亚欣是物理与电子科技学院的志愿团团长。她说,树节的意义不在于每个人都要在植树节这天去种一棵树,而是通过这样一个节日,引起大家对绿化、环保问题的关注。
虚拟“网络植树”倡导绿色生活
经过多年演化,一种新的过节潮流开始在我校中悄然流行:植树节不一定要拓土植树,可在网络上选择树的品种,进行“虚拟植树”。
点击进入“中国网络植树网”,注册后选择植树品种并留下想说的话,2013级汉语言专业姚凯轻点鼠标,前后用时不超过1分钟就在网站首页上种了一棵“中华林”,并留言“如果能每天坚持,那每天都是植树节”。今年,他和室友选择“网络植树”的方式来过植树节。
该校2013级地理科学专业的张聪也选择了这种方式。小时候会和父母选择植树苗,但近年来,城市里人多地少,早已没有大面积植树的沃土,“虚拟植树既保留了节日传统,也提高了自身认识!”
据悉,中国绿化基金会创设有“中国网络植树”平台。网友不仅可以进行“网络植树”,还可以通过捐款的形式,为西部地区添绿。截至目前,参与捐款网友有569101人,网友累计捐款达976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