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语言系以赛代考创新考核方式 话剧表演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文/李一凡 欧希 孙成龙 徐佳 张潇 图/夏子涵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5-01-03 浏览:20


  一门专业课结束,怎么考察学生掌握能力?应试技巧与实践能力又该如何权衡?日前,我校语言系“语言艺术实践活动比赛”在北区活动中心开锣,不少新颖的话剧被搬上台,引爆现场笑点。不过,这看似轻松幽默的话剧表演秀,实则是该系创新语言艺术实践课考试形式的一种举措。

 

语言实践艺术课是语言系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占有1个学分。较往年考查学生挑选错别字、朗诵文章认定学分而言,从去年起将考查方式调整为:将话剧表演融入考试当中。

 

和着恢弘、悠扬的音乐,朗诵《大漠敦煌》给观众一种听觉上的享受。朗诵者声音富有感情,使得不少观众在气势恢弘、感情真挚的朗诵中正襟危坐,认真感受大漠敦煌的动人气势。比赛现场,话剧表演成为今年学生“自选动作”的“新宠”。《新闻播报》、《有病》、《非缘勿扰》等剧目以丰富表现形式暗喻生活哲理,博得台下观众纷纷鼓掌“点赞”。

 

话剧《红颜赋》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文成公主、武则天、上官婉儿、花木兰、公孙大娘……众多富有典型特色的历史人物被搬上舞台。而学生们的夸张言语、动作更是数次引爆现场笑点。该剧目由2013级汉语言1班学生编排,主要概述了我国历史上五位显著的女性人物生平事迹。

 

花木兰是杨小乐从小的偶像,她在这次实践表演中,如愿以偿的扮演起了这个角色。她坦言,今天不仅为了拿到实践课的学分,也算是圆了儿时的梦。花木兰身上的“男人气概”让她动容,“不矫揉造作,替父从军,心怀天下”。

 

汉语言专业学生张馨文说,“这样的考试方式深受同学们欢迎。通过话剧表演的组织和展示,我们学到了课本上甚至是网络上没有的东西,收获得更多。”“以赛代考,改革的是评价方式,提升的是教学质量。”语言系主任聂志军活动现场表示,一方面调动了大家学习汉语言的热情,另一方面,语言创新化表演能使更多的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