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我校东门及广场设计方案(作品)学生评审会在校团委会议室举行,基建处、校团委相关负责人与会。此次评审由基建处与团委主办,学生联合会承办。
此次共有25份参赛作品,由我校在读学子、毕业学子、在职教工与离退休职工设计完成。21名学院学生代表参与评审,按照作品的设计理念、基本要求、设计原则和细节处理四个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基建处处长吴建军表示,党委重视学生意见,希望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展现“我的地盘我做主”精神。他强调,学生代表应秉承“公平,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分,从多方面认真评审。
现场的每一幅参赛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鲜明的特色。例如09号作品以“以人为本,攀登科技高峰”为主题,整合周边的环境、地理、文化及环保的演绎美学原本法则与空间构造,将视觉语言与之多元融合,突出东大门的鼎力大晟与文化特性;24号作品设计结合我校整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着力打造出整体简洁大方、视野通透、特色鲜明且与周边环境自然契合的校园入口广场,通过植物、铺装、水体、小品的有机结合,将我校文化底蕴与生态活力展现出来;而最具诗意的13号作品用“轻叩时光的大门”为主题,从对名校校门的印象联想到科大,通过区位分析和各项定位将东大门打造成传播文化的窗口,韶山精神的标志,在设计理念上可谓别具一格。
作为现场的学生评审,12级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的孟欣认为每一份作品都很用心,但由于设计者想法和出发点都不同,所以设计重点也不同,但都考虑到了交通管制、人车分流、使用对象与可行度等细节问题。“大家都是为了给所有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休憩环境,人文关怀氛围浓厚。”他一边翻动着作品一边说。
29日下午,东门及广场设计方案专家组评审会在基建处会议室召开。副校长胡石其、正校级督导刘志坚,宣传部、纪委监察处、基建处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艺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专家评审与会。土木学院党委书记祝明桥担任评审委员会组长。
胡石其强调此次专家评审是为了将作品方案的合理因素与可吸收成分集合讨论,并进行二次完善与修改。此次评审会后,学校将请三四个专家组成东门设计小组,优化此次最终得出的方案,抓紧时间完成任务,学校计划明年9月前完成东门及其广场的设计。
刘志坚认为此次面向全校征集作品,在于调动全校师生的参与性,汲众人之智慧,建众人之校园。看着参赛作品,他说:“我校学生很积极,参与度很高。每份作品都各有特色,充分融入了我校特色,凸显了校园文化。”
吴建军简要总结学生评审会概况后,陈明桥表示评审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既能体现现代大学的文化底蕴,又能彰显我校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
专家将推选出的方案分层初选与集中评分,并记录作品的优点、亮点与缺点,以便于后期的修改完善。经过认真审查与激烈讨论,有五份作品获得专家组的一致认可。据悉,最终方案将把学生组与专家组的评审结果中和,给予作者奖金5000元;优秀方案3至5个,奖金3000元;合格参选方案若干,奖金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