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贴吧“湖南科技大学吧”里一篇帖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今天看到这条考研狗,发现它两条腿都断了,以前只断了一条,还可以走路,现在它只能在那里,下不了十教附二的楼梯,感觉好可怜,不知道它能不能度过这个冬天,大家如果来这边上自习就带点吃的吧,喂喂它。”
“无名小卒3166”是《考研狗,太可怜了》一贴的楼主,一个多月前,他在贴吧里写下这篇帖子,附上2张小狗的照片。
照片上,米白色的小狗病怏怏地坐卧在十教附二门口,有些无助的样子。
不少人见过这只小狗,他们开始“盖楼”讨论。
有人回忆起与小狗的一次次相遇:“怎么回事?只要路过附二前面草坪基本就可以看到它。”
有人对这只小狗心生怜惜:“每次看到它都是心塞。”
有人甚至提出要领养没有家的它:“我可以15号抱走它吗?”
小狗的常居地是十教附二,科大梦想的集中地。自习室里长期坐满了“闭关刷题”的考研学生。他们的课桌上摆着一沓沓历年真题、考研英语书、专业课程资料和试卷。不少同学在附二一扎就是几个月,在不熄灯的附二教室里,学累了倒头一睡又是新的一天,再早早爬起来,在二楼露台一隅晨读。
十教附二前边的草坪,是科大狗群的聚集基地。贴吧里提到的小狗就生活在这里,它常常在门前几级台阶上蜷成一团,在阳光下打瞌睡。
受伤小狗的出现,为考研人枯燥生活带来了点滴变化。面对这只又安静又有些可怜的小家伙,同学们起初是好奇围观,小心地触碰它,没想到小狗对来者一概不理,闭着眼睛看不出情绪。也许是考研生活太过乏味,有同学调侃它是“作为十教附二另外一种考研常驻生物的存在”,把小狗称作“考研狗”。
记者继续浏览贴吧发现,“考研狗”的故事不止于此。
原来“考研狗”也有名字,叫“胡二毛”,它曾经还和商学院11级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大二第一次见到它,没留下深刻印象,只觉得它还挺特别,因为它有一个可爱的‘猪鼻子。’”记者了解到,商学院11级财务管理专业的胡同学是‘考研狗’的“最早发现者”。胡同学说:“真正与它结缘是大二的一场篮球赛,紧张关头,它加入我们的啦啦队,还跟着队员一起跑,把大家都逗乐了。”
比赛结束,胡同学所在的整个专业决定一起照顾这只小狗。胡同学还把自己的外号“胡二毛”送给小狗:“当时它还是只健康又寻常的流浪狗,活泼傻憨的模样很讨人喜欢。”
2013年,学校发生多起野狗咬人事件,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学校有关部门开始驱逐校内的流浪狗。许多流浪狗不见了,包括“胡二毛”。担心又挂念,11级财务管理专业的同学们曾多次有意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他们的“胡二毛”。
这学期开学,11级财务管理专业的很多同学在上课途中都注意到十教附二上台阶上的小狗。走上前去,“没错!它就是‘胡二毛’!”
“胡二毛”不像以前一样漂亮了。“它的毛没那么白了,鼻子没那么有光泽了,感觉老了很多。”没有人知道它经历了些什么,如何受伤,又是出于什么原因,选择跑到十教附二来居住,整天蜷缩在十教附二的台阶上,成了学生口中的“考研狗”。
不管怎样,能够找到这只小狗,大家都很开心。随着贴吧上关注人数的增多,小狗的面前开始出现丰富的食物:有时香肠,有时鸡腿,有时是一大盒饭菜……大家开始集体“养”起‘考研狗’。
“我有个朋友每次喝高钙奶,都会留一大半给它,有一天我买了麦子味的牛奶给它,它就是不喝。”“刚开始它只吃火腿肠,后面只吃鸡腿,最后只吃鸡骨头。”……“考研狗”的挑食坏毛病给考研人的生活增添不少乐趣,有同学告诉记者:“我们读书累了,就跑出教室用眼神‘调戏’一下它的睡姿,摸摸它的脑袋,笑它真懒,心情都放松了。”
“有一次上完晚自习出来,刚开始没看见它,它突然在台阶上对着我叫,好像在说‘我认识你,我在这’。”胡同学告诉记者,“它后腿有残疾,给它拍照,它不愿意,前脚拖着两只后腿向前爬,看着可怜,也让我感受到它的坚强。”很多人把这只小狗当做自己的朋友,为记者提供小狗照片的学生程亚飞说:“有时晚上不开心,我就会买好吃的去找它,向它倾诉,不怕它会说出去。”
湘潭的冬天十分寒冷,和胡同学一样,大家担心小狗熬不过去。一对情侣给它买来一个草莓造型的狗窝,往里面塞一件旧毛衣,希望‘考研狗’能住得温暖些。
但小狗最终却没能住进这个温暖的小窝。大概半个月前,它已经消失不见,没有人看到它的身影。
不少同学告诉记者,小狗的突然离开,让人觉得“很不习惯”。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再次见到小狗,摸摸它的头,拍拍它的肚子,给它送上一个大鸡腿。
记者完稿时,距离考研还有1天,“考研狗”还是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