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条醒目的横幅,几顶通风的帐篷,数张堆着元器具的桌子,冷风细雨中,热情不消减。11月29、30日,由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潇湘学院联合主办,以“探索科技,服务他人”为主题的义务维修活动举行,北区文化长廊、北区工行前坪、新食堂前坪、七区、美食广场,四处情暖。
29日早晨6:30,负责人卓锦带着委员们开始着手准备摆点工具,借来桌子、从宿舍搬来凳子、接通电源……,8点30,义务维修正式开始。不一会儿,同学们就为刚送来的台灯、电风扇、音响等忙活起来,桌面上、凳子上、地砖上,极大地利用着维修空地,单人细致修理、两人默契合作、三人相互协助,维修工作有条不紊。
据卓锦介绍,本次义务维修活动针对全校师生和周围社区居民,日常小件电器都可以拿到现场进行义务维修,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体或是不宜搬运的电器可以派人上门服务。每个站点都配有技术指导,对现场维修问题进行及时解决。
当天第一个维修成功的器件是一台电磁炉,是14级信息学院的欧阳杰和他搭档一起完成的。为了完成维修,他们蹲在地上半小时了。手已经冻得通红,欧阳杰使劲地挫手取暖。“维修电磁炉让我对电路分析和仪器的使用更加熟练,维修成功后,成就感油然而生。”一旁的谢同学在维修一台电灯,他一只手紧紧抓着一把螺丝钉,生怕丢落一颗。他觉得除了技术,耐心和细致也很重要。
土木学院的王老师已经是第二次来报修了,他相信同学们有足够的修理能力。他自己有时在家里也会试修下坏的电器,如果不行就会拿到外面的修理店,但往往修理费就差不多能买一件新的。“要是同学们没修好也没事,就当作给他们一次实际操作锻炼的机会,希望这种学雷锋的行动能一直做下去。”“不仅对自己走向社会有利,还为我们离退休人员特别是视力和体力不好的老人提供便利。”一名退休教师拿着已被修好的老旧收音机,满是喜悦。
从一个月前提出活动想法,再到半个月前的方案确定,直到今天“动手开工”,编号卡的设计和策划、元器件的选取和采购,硬件准备细致入微。干事们还给新手委员们进行了维修培训,结合讲解和现场演示,新手们从不敢轻易动手到敢拆敢装,从满是疑问到独立解决,“软件”准备效果明显。
活动结束后,他们将会举行总结会议,进行经验分享和心得交流。“在总结中,我会把修好的和没修好的经验都会写进去,这样部长们才能够给我针对性的指导,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下次实践之中,同时我也会将自己在维修过程中的一些困难与搭档们一起探讨。”14级电气专业的维修新手周克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