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澳门大学施议对教授莅临我校讲学

作者:文/蒲芷芊 邝芳婷 李佳淼 戴雅婷 图/刘微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4-11-07 浏览:29


  11月7日,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施议对莅临我校作“诗与非诗以及学诗与立言”的主题讲座。

  施议对从“诗与对诗的辨别方法”、“疯子与天才只有一线之隔”、“学诗立言的古今意义”三个方面展开,引出传统文化在当下的重要性。他指出,辨别诗与非诗的关键是能否产生联想。他从 “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谈起诗歌的艺术特点,并以《静夜思》为例来阐述排列组合的方法和西方学术中的二元对立定律,分析如何区别“形上”与“形下”。“写诗词要跟着感觉走”,他强调诗歌中感觉的重要性。

  “正以治国,奇以用兵”、“正以立身,奇以治学”,施议对就老子对“正与奇”的看法展开来阐述作诗的创造方法与组织原则,并进一步提到诗歌中概念与意象以及感觉与印象的运用。讲座中也举了秦观、柳永等的作品来进行分析,带领师生更为深入地了解诗歌,感受诗歌中的趣味。

  “言近意远才能成诗”也是施先生此次讲座中的一个核心亮点。他旁征博引,用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引出了学诗与立言的关系,并用自己的经历阐述了诗词的语言艺术。整个过程中学术性与幽默性并行,掌声不绝。

  讲座后,施议对就师生提出的对诗歌的相关问题逐个进行解答。


新闻链接:
  
施议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硕士、文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澳门大学中文学院副院长等。现为澳门大学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河南大学兼职教授。所撰博士论文《词与音乐关系研究》,学界誉为近百年来词学集成之作(徐颖、邓海云《依靠本国专家学者培养高级人才》,1987年5月13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并依吴世昌结构分析法,倡为词体结构论,以示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