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记者手记】全民校运还有多远?

作者:文/刘丹妮 王佳敏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4-11-03 浏览:23


111日上午,我校第十一届秋季运动会在雨中拉下了帷幕。

 

寒风细雨中运动员为梦拼搏的身影还历历在目。回味的同时,看着眼前在雨水中不幸“阵亡”的采访本,我和不少同学都觉得,雨天的工作确实不便。

 

那么看台上的观众呢?没有亲身参与到比赛项目中的他们,怎么看待雨中的校运会呢?

 

我们了解到,关于校运会场地,每个学院都按比例分配专属观众区,且在场外安排了学生会治保部工作人员轮班看守。对于大多数“运动粉”来说,他们乐在其中,享受精彩的比赛。事实上,冷风中的校运会令很多学生心生不满,他们被动地来这里助造声势,偶尔本学院的选手冲刺或归来,他们就兴起一阵沸腾。

 

某学生干部向我们回忆他的值班见闻:“一天细数下来,故意外出的同学不下十个。我自己对校运会也没太多兴趣。但出于责任和义务,必须严守在这里。”

 

近年来,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首当其冲,校运会理应上升为全民校运。尽管学生和老师都被调动来到校运会现场,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理想。

 

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朱理哲说:“引导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培养他们爱运动的习惯是体育发展的核心。增强全体师生的体力体能,让这项本该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团队精神的体育盛会成为科大人真正集体狂欢的盛会,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属于科大人真正集体狂欢的盛会?没错,“全民”二字正是校运会改变的开始。

 

改善现状是有章可循的,比如按意愿选取观众,让真正的“校运粉”共享盛会,适当新增学生类集体性比赛项目,让娱乐与竞技共存,使得更多想参与的同学也能走下看台,尽情在田径场上飞舞青春。

当然,增强校运会的吸引力,让它真正扩展为一场全民参与、共同欢愉的年度盛会,更需要在全校体育教学的大环境中培养,营造一种全民健身的体育氛围也需要长期坚定地实践。这些都是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们期待着,明年的校运会,真正成为科大人真正集体狂欢的盛会;我们更期待着,校运成为全民健身的引导者,未来的田径场上,可以看到更多同学自由奔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