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启英又来参加比赛了?”
翻阅着即将参加100米预赛的名单,我大吃一惊。作为一名校园记者,姜启英这个名字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去年校运会,带伤比赛的她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果没有记错,姜启英今年是一名大四的准毕业生。
不用找工作吗?不用考研吗?难得的三天假日,出去走走不是更好吗?对于大四的姜启英来讲,摆在她面前的很多事情似乎比校运会更有价值、也更为重要。带着好奇心,我们找到商学院服务台,湿漉漉的水泥地上,姜启英穿着厚厚的棉衣,默默地坐在一旁,刚刚跑完100米的她的脸上带着些许失落,“没跑好,也是最后一次了。”
第四名的成绩并不算差,一旁的同伴安慰着她。但显然,姜启英是在乎这次比赛的成绩的。 100米、200米、4*100米,身边同行的记者悄悄告诉我,最后一场运动会,善于短跑的姜启英几乎参加了所有短跑项目。为了不打扰姜启英接下来的比赛,我们并未选择正面采访,而是静静陪在她身边。
校运会场内,观众热情地把掌声和尖叫给予每一位拼搏的运动员。如果不是作为一名校园记者,我们很难得知他们的名字,走进他们的故事。和姜启英一样,今年的赛场上,有不少准毕业生“最后一次”走上赛道,为荣誉、为记忆、为青春也为不舍的大学生活。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说,生活的本意就是爱。对于热爱运动的她们来讲,田径场都是心中有温度的生命,它不仅承载了每个人成长一路以来的太多仪式,也印证了友情、拼搏、珍惜等众多字眼的意义。毕业,不是告别,用心留下的美好回忆,它们不会因为时间、距离而冲散,而是历久弥新的感动。
有关于青春和大学的故事,每一个人,都难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