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12日,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省高教学会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办,我校承办的湖南省第十届“蓝狐网络杯”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在我校举行。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唐利斌、副处长张平,我校副校长施式亮,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竞赛专家组组长邹北骥等出席了开、闭幕式。来自全省38所高校的125支队伍、19所高校的108支队伍分别参加了程序设计和应用开发两大类竞赛。
12日上午,开幕式在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唐利斌认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一次完整融合,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学识和专业能力。施式亮致欢迎辞,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办学成果和发展情况,并希望广大学生能够珍惜比赛机会,支持计算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开幕式前,应用开发类竞赛已于11日在逸夫楼201室率先开战。各队在限时15—20分钟之内进行作品介绍并接受专家评委提问,参赛选手通过ppt展示、视频播放、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现场答辩。“这些数据是怎样传到终端的?它的开发结构是什么?”面对评委的轮番轰炸,我校计算机学院的钱鑫毫无怯色,“我们的小车上的这个摄像头可以全方位地监控周围的空气、温度以及湿度,然后通过传感器传到客户端,可以应用于中小型农场。”指导老师彭理肯定了钱鑫的表现,“表现不错,如果作品做得成熟的话,就可以真正地应用于农场了。”
程序设计竞赛于逸夫楼南二楼六个机房同步进行。上机操作、草稿演练、翻译字词……三人一组,配合默契;“我们是师范类学校,计算机方面不是我们的强项,但我还是很期待他们能够拿个奖。”一名来自衡阳师范学院的学生正守在电脑前关注着校友的竞赛情况。
经过两天酣战,竞赛圆满落幕。闭幕式上,施式亮表示,本次竞赛提高了学生们的开发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我校会以此为契机,不断提高计算机教学能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邹北骥总结说道,本届参赛选手的选题大都来源生活,体现日常生活需求,水平明显提高。希望各高校能够加大精力投入,加强政策引导,增加人员配备来提升自身能力。
本次程序设计竞赛共产生了一等奖13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26个;应用开发类角逐出了一等奖11个,二等奖22个。我校程序设计5支参赛队伍全部获奖,其中“Earrame”队伍荣获程序设计竞赛一等奖;另外,我校有5支队伍获应用开发类奖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我校还荣获了团体第四名、优秀组织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