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中央电视台报道夏昭炎教授优秀事迹引师生热议

作者:文/邝永健 彭慧 王君琛 戴雅婷 杨欢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4-10-10 浏览:36
 

109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走基层·我眼中的乡贤”栏目开播,首期节目以《夏昭炎:回乡“种文化”的赤脚教授》为题报道了我校退休教授夏昭炎不顾病痛、回乡开展文化建设的事迹,当晚新闻联播也以同样标题予以了报道,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师生热议。

 

创立农家书屋,开办老年学校和少儿假期学校,成立高桥文化活动中心……79岁的夏昭炎与夫人杨莲金十年辛苦不寻常。“我为我们学校有这样的教师而自豪,希望自己往后也能秉持奉献的精神为社会做贡献。”潇湘学院14级新生刘薇看完报道后感慨。而土木学院道路与桥梁专业的大三学生张紫睿则认为,作为理科生的他们,不能像夏昭炎教授那样使家乡飘散着美学气息,但他愿意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努力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

 

人文学院中文系教师刘郁琪仔细观看了节目。觉得最让自己感动的是夏教授那颗永远年轻的心,夏教授把终生从事的美学事业从课堂移到了乡下,由教室移到了田野,这不是退休,而是另一个生命阶段的开始。“虽然没详细规划过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但我会不断提醒自己要像夏老师那样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贡献自己的力量。”刘郁琪说道。

 

据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段尊群介绍,央视报道夏昭炎教授事迹引起了离退休教职工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夏昭炎同志的优秀事迹,学习他无私奉献的道德品质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离退休党委将继续要求离退休各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夏昭炎同志的先进事迹。

 

曾经与夏昭炎教授共事过的我校退休教师郭瑞林当他在电视机前看到央视关于夏教授事迹的报道,心里很受触动。“他在退休后还能够发挥余热,为社会的文化建设、新农村道德建设等做出一种新的尝试,是非常值得敬仰的。

 

“当代大学生从夏教授的事迹中,应该意识到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并且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郭瑞林认为夏昭炎教授之所以退休后没有选择过舒服悠闲的生活,就是因为内心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