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国-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合作项目(CECP)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地方创新培训班在校举行

6月3日—7日,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地方创新:人工智能、时空数据和SDGs监测培训班在我校开班。来自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高校与相关机构的国际学员,聚焦人工智能(AI)工具与地理空间数据融合、提高地方层面对SDGs监测评估的效能与效率,探讨全球地理空间信息的应用共谋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大计。校党委书记唐亚阳书记、副校长王进参加有关活动。


作为“中国-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合作计划第二阶段能力建设项目”重要内容之一,本次培训班旨在总结第一阶段项目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地区使用时空数据在地方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和决策能力,明确各地区需要应对和克服的挑战,重点关注将先进的人工智能工具与地理时空数据相结合,提高地方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评估的有效性和效率。


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南科技大学等专家围绕“水资源与水环境监测新方法”“新的时空数据在SDGs监测中的应用”“AI人工智能工具与技术在 SDGs 监测中的应用”“新的时空分析工具在 SDGs 监测中的应用”“试点城市的志愿性陈述报告”“如期实现SDGs目标:挑战与行动”等多个专题展开深度研讨交流。


培训期间,国际学员与专家学者参观了我校齐白石艺术馆和元宇宙创新研究院,以及湘潭市锰矿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学习了无人机的操作与拍摄。


闭幕式上,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信息通信和减灾司空间技术应用处项目主管Hamid Mehmood指出,本次培训圆满完成了预期目标,各国代表认为在可持续发展评估技术与方法上收获满满,对湖南以及湖南科技大学留下了深刻印象。唐亚阳表示,湖南科技大学将继续携手亚太国家的相关单位,在联合国区域合作框架内开展更多类似的培训活动,期待与国际朋友一道努力,携手助力亚太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此次培训班由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简称亚太经社会)、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时空信息专业委员会主办,不仅促进了跨国家的知识交流,同时也为亚太地区及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应用机构提供了能力建设的初步框架。


微信图片_20240613173752_副本.jpg

▲开幕式现场


微信图片_20240613173820_副本.jpg

▲培训现场


微信图片_20240613173848_副本.jpg

▲闭幕式现场


微信图片_20240613173852_副本.jpg

▲唐亚阳向国际学员送上无人机遥感影像


微信图片_20240613173856_副本.jpg

▲培训班成员合影


(一审:李海屿 二审:王 虎 三审:李洪华)

评论
用户: 邮箱: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