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三下乡系列报道三】下乡“送爱心” 志愿服务不放假

作者:文\徐雪亮 图\寇天宇 宋维洋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4-07-17 浏览:28






7月4日,教育学院心灵呵护志愿团的35名志愿者来到韶山市华润学校,参加“韶山市与湖南科技大学长期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暨2014年中小学生心灵呵护活动启动仪式”,并在该校开展了心灵呵护志愿活动。

 

和教育学院一样,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乏志愿者爱心服务活动。外国语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潇湘学院纷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送去温暖。

 

给他们多一点关爱

 

“小朋友,你好!我们是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的“三下乡”社会调研组的成员,现在在做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向你了解一下情况好吗?”经过一个小时的跋涉,潇湘学院实践团队调研组4名成员终于到达龙头村的第一户受访者家中。

 

7月9日一大早,潇湘学院志愿者开始对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以及精神状况进行走访了解。带着“您最担心孩子哪一方面?身体健康、交友情况还是学习情况?”等一系列问题,志愿者们走访了几百户人家,利用一天时间将龙头村留守儿童情况全部摸底完毕。

 

在益阳市龙牙坪村彭家湾,外国语学院也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儿童生活情况及心理状况。“三下乡”期间,他们平均每天步行四十余公里,心理辅导长达数十小时。他们还通过访谈穿插的心理辅导极为有效地对缓解孩子们的心理压力。

 

通过交流互动,志愿者与当地留守儿童也逐渐打成一片,建立起深厚友谊。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说:“这些孩子却一份安全感,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关爱,让他们变得更健康更阳光。”

 

让他们多一个亲人

 

7月2日,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在湘潭市九华经济开发区吉利社区展开了空巢老人帮扶活动。慰问时,一位62岁的老爷爷和他82岁高龄的母亲让到访的志愿者感动不已。62岁的老人不仅要照顾好自己,还要照顾母亲的衣食起居。

 

“尽管他的家里条件还不错,但那种老无所依的孤独感让人心酸。”志愿者彭向荣说,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加快的同时,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空巢老人也许不缺钱,但是他们缺乏关心。如果一个社会的老年群体晚境凄凉,势必会对这个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空巢老人的问题刻不容缓。

 

艺术学院学生志愿者则赴湘潭市中心敬老院进行了“走近孤寡老人”志愿服务。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在退休前从事的有教师、工程师、从政几十年老干部,也有艺术工作者。因子女不在身边,患病无人照料,他们都选择了入住敬老院。

 

“老人需要的只是一份挂念与陪伴,曾经没有好好珍惜与奶奶在一起的时光,现在很后悔,之后我会更加好好照顾奶奶。”志愿者王雅青说,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感恩与回报。

 

潇湘学院实践团队敬老爱老组也在“三下乡”几天内,打水、送饭、清扫房间、与老人聊天、播放电影……为42位老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