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三下乡系列报道二】下乡“送科技” 专业技术到基层

作者:文\徐雪亮 图\宋维洋 胡德明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4-07-17 浏览:24







近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越来越多地结合专业特色服务乡民。我校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学院利用专业知识,将科学技术带到基层,进行能源利用探讨、义务维修以及科技文化普及。

 

进工厂:探讨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

 

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节约能源、改变能源利用方式已迫在眉睫。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此次三下乡走进湘潭锅炉厂,用所学知识与该厂工作人员一起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能源。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一行11人,分为安全、建环、工业三组。三个小组根据分工对湘潭锅炉厂进行实地考察,并对该厂的所生产的锅炉进行使用安全性和能源利用率两方面进行分析。

 

湘潭锅炉厂始建于1958年,坐落于湘潭市九华经济开发区,历年来致力于生产高效率、高资源利用率的锅炉容器,本次我院与锅炉厂的合作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力求找到更为有效的能源利用方式,为构建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出一份力。

 

在“三下乡”期间,能源学院实践团队从熟悉锅炉厂的办公模式和车间生产模式开始,逐步深入考察,也对锅炉厂的产品工业设计、设备结构合理性、进出料方式等方面与该厂工作人员进行了探讨,以寻求对能源更加有效的利用方式。

 

IT拓梦:四年服务不间断

 

7月3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IT拓梦志愿团”的青年志愿们奔赴杨家溪小学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杨家溪小学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爱心计算机教室”捐建基地,已经连续四年与计算机学院合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杨家溪小学位于常德市边远山区,志愿者转乘4次汽车,不行了20多分钟才到达。到达学校时,印仙华老师已经带着同学们在校门口迎接。其中一个志愿者感叹道:看到可亲的老师和可爱的孩子们,再累也值得。

 

这次志愿服务,志愿者们不仅进行了计算机维护及整修。考虑到小学生对学习文具的需求,他们还特意买了各式各样的学习用品一一分发。并组织游戏活动,普及科技知识,派发了小奖品。通过游戏活动,他们也与孩子们建立了更深的情谊,也为接下来的志愿服务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义务维修:群众受益笑开怀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至今,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潇湘学院以及校团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都开展了义务维修活动,赢得受益群众的好评。

 

电视机图像失真,高压帽放电,电磁炉跳闸,电风扇电容老化等都是这些电器所存在的普遍问题。潇湘学院志愿者在维修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例如配件不齐,难以找到故障点,容易跳闸等。针对这些问题,维修组在服务地——郴州市桂东县沙田镇及时配齐了所需零件、经常组织讨论故障解决措施、增加电压稳定性。

 

在高桥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活动的义务维修也是被收音机、电风扇、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摆满活动室。每天近10小时的工作时长、308件家电维修成果……对于只有4人的校团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维修组来说,每一个午休都是“赶工”的最好时间。

 

“记得一次一位村民拿到修好的电器后,反复的感谢我们,让我很感动,我们之后就决定要尽力把每件物品都修好。”志愿者张璐说,看到村民开心满足的笑容,我们也会觉得很值得。

 

同时,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志愿者和信息与电工程学院的志愿者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在湘潭市云塘街道公园社区、雨湖区吉利社区开展义务维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