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8日,科技日报头版以《“高大上”的海洋技术如何更接地气?》报道了我校万步炎教授的深海钻机科研成果。与海洋结缘的20多年里,万步炎见证了我国海洋矿产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从完全依赖进口,到目前基本实现国产化的艰辛历程。
在埋头科研的同时,万步炎努力尝试着让自己的科研成果真正“落地”。2003年,他主导研制的我国第一台深海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诞生,并成功从海上钻出第一个样品。万步炎介绍:“从2004年开始,我们自主研发的深海钻机开始大规模应用,截至目前已经打了1000多个钻孔,国外的深海钻机也没有如此多的海上应用。”
万步炎是我国深海硬岩取芯勘探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是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主题专家,是载人深潜器“蛟龙”号项目的技术咨询专家,多年来主持完成了多项具有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技术研究课题,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
链接:[科技日报6月8日头版]“高大上”的海洋技术如何更接地气?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4-06/06/content_26452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