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自己燃起一盏心灯,灯光虽然微弱,可我依然相信,这光能照亮来时的路。”2012年12月,赖庆林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心中坚定的信念,“即使失去光明,我也要奔向梦想。”在长达1年零5个月的跟踪中,我们记录下了这位“中国自强大学生”从一名普通打工仔到创业者的转变。去年6月,1988年生于福建长汀的赖庆林从我校艺术学院雕塑专业毕业,时隔一年后的今天,一段以他为主人公命名为《艺无限?爱无穷》的公益片热播网络后,再次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今天的人们更愿从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位自强不息的大学生:勇敢、创新、担当、有责任心……昨天,在赖庆林和朋友合伙经营的“彩陶DIY清吧”里,记者见到了刚从医院复检回来不久的赖庆林,他坐在酒吧前,面带微笑向记者回顾了这一年。
病症 视野范围已不足3%
在老师、同学眼里,赖庆林帅气、阳光、善良。“大学,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然而,赖庆林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因为一场噩梦重重摔在梦想开始的地方。大二那年,赖庆林打篮球时,总是被同伴传来的球砸到,“突然之间发现自己接不住球了,一到晚上就什么都看不清。”起初以为是夜盲症在作祟,赖庆林找了点药服上作罢。可没过多久,他视力急剧下跌。情急之下,他回了老家。2010年8月,赖庆林被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这种疾病俗称“眼癌”。随着病变发展,这种病的患者视野逐渐缩小变为管状视野,直至最后视野全失成为盲人。
毕业后的一年里,赖庆林每隔两个月都会去医院做复检,主治医生给出的病历却不能像他一样“阳光”,在最近一次复检中,赖庆林又被检查出患了“干眼症”。这是一种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的疾病。“现在每天都感觉自己的眼睛很涩,看一个事物太长时间,就会非常累!”视野范围已经不足3%的赖庆林仍然很乐观地面对自己的未来,“要么痛苦的过一天,要么开心的过一天,在不能改变事实的情况下,我更愿意选择后者。”
创业 “使我重见光明”
2013年5月,快要毕业的赖庆林得到了一家雕塑公司的垂青,“他们希望我能到厂子里继续从事雕塑工作。”进入工厂不久,赖庆林发现流水线式的作业并不能实现他自由创作雕塑品的梦想,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后,他递交了辞职申请,回到母校后碰到了大学同窗魏豪杰。两个人在大学期间就一直想着创业,不谋而合的他们自然有了合作经营店铺的想法。去年8月,他们在距离校门外
他们四处向亲戚、朋友借钱,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援助。为了节省费用,他们从市区的二手市场淘回了沙发、桌子等用品,店铺的装饰就靠着两个人大学时学到的基本功来弥补。赖庆林和朋友用水彩笔画满了这间不到60平米的地下室墙壁,颇为非主流的图案“很有ROCK的感觉”,这种混搭流行与典雅元素的主题清吧是赖庆林想要呈现的效果,“希望这些新颖的布局可以吸引更多客人。”创新无疑是赖庆林最看重的东西,正如他的雕塑品,“总能够给人一种惊喜。
生活 经营冷暖自知
冰激凌、奶茶、咖啡、桌游、彩陶DIY……各式新颖的营销产品成为他经营店铺的“法宝”,每个人只需要花几元钱,就可以用彩泥自己动手制作塑像,这项DIY 的服务吸引了不少同学前来娱乐。平日里的顾客多为熟悉的常客,他们看重的是赖庆林的精神,“不仅可以享受低价的服务,而且总能被他的笑容所打动。”一位艺术学院的女生说,赖庆林的笑容是一种招牌,总能传递出一种向上的能量。每逢下雨天,客人都不是很多,“冬季有时还会出现略亏本的情况。”赖庆林说,他的经营之道不是为了赚大钱,而是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平时没有什么人的时候,他会自弹吉他唱唱歌,“日子其实还不错。”
经营商店是一码事,雕塑是另一件事。一年里,赖庆林仍然会用晚上的时间接一些外单,做一些小的雕塑品,白天没有时间,就挤晚上的时间。一次,正在吧台调制奶茶的赖庆林接到了一个客户电话,用一个晚上时间赶制生日礼物的经历让他记忆深刻,“顾客要的比较急,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才完成。”自从视力下降后,一件耗时三个小时的雕塑品,他却要付出一倍的时间来完成。一年的经营历练让赖庆林觉得,“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按照他的话来讲,“经历很难得,也很值得!”
赖庆林在上学期间,曾被评为“2012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如今的他远离了媒体,曾经种种的荣耀也离他远去,但他却依然执着地坚守曾经的艺术梦想。据赖庆林透露,他创业赚到一定费用后,将会返回大学校园继续读研究生,“想学些东西,让自己不会很空虚。”赖庆林说,他想用乐观与阳光填补剩余的97%的黑暗,“我知道,有一天,我会失去所有的视野,但我必须勇敢面对即将来临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