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记者手记】樱花故事

作者:文\李叶萍 马洁 李一凡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4-04-14 浏览:31

   
    “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劝君莫问芳菲节,故园风雨正凄其。”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诗句中写出了樱花凄美。作为校园记者,有幸一次次步入樱花园,见证樱花短暂两周花期的兴荣与枯败,也记录下了一段段樱花故事。

  关键词:爱、温暖

  只去过樱花园一次的校园记者王江,他说,他的震撼来源于爱的零距离。
  
  4月3日上午,樱花开得正盛,王江来到樱花园采访,此刻,幼儿园前来赏樱的小朋友正和身着蓝色太极服的外教Caroline一起玩着游戏、唱着中文歌曲《茉莉花》。“一个老外和中国小朋友,语言差异却并没有阻碍他们的交流。”王江觉得,虽然不同年纪、不同国籍,却因为都赞美春天,因为都对繁花的喜爱,因为赏樱他们拉近了距离,彼此有了温馨的片刻。
  
  在樱花园,校园记者们见得最多的还是老人们。一位记者就写道:“在园子的入口处,我看到一对年迈的老夫妇正沿着樱花小径慢慢走着,两侧是怒放的樱花,空旷而湿润的小路上只有他们,一把拐杖、两双布鞋、一对布满皱纹却紧紧相握的手。”爱情,是年逾古稀的相濡以沫,是年过花甲的执子之手。
  
  写“老年人樱花节活动”新闻的校园记者陈慧琳感概于老人们那种不服老的活力。无论是为了樱花节排了半个月舞的舞蹈队奶奶们,还是现场写毛笔字送学生的湘潭书画协会的爷爷们,都让陈慧琳惊觉某些同龄人的不自知。
  
  “老年人尚且把生活过得这么精彩,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更要仔细规划生活,对比天天逃课打游戏颓废度日的个别大学生,‘活力’和年龄一样,或许早就流失掉了。”这是陈慧琳的感悟。
  
  关键词:奉献、感动
  
  自3月末樱花次第绽放,校园就逐渐热闹起来,全省游客纷至沓来。据《湘潭晚报》报道,清明节假日,樱花园游客总流量已突破十万人次。毕业多年的校友、慕名而来的朋友、老人团、家庭团齐聚科大,共赴一场樱花盛宴。

  当樱花繁盛,科大就不只是花的海洋,也是人的海洋。莫说进樱花园有多难,就连想从里面出来也要费一番周折。
  
  在人潮车海中,我校保卫处处长余杰亲自来到现场指挥调度。而负责疏导交通的校卫队成员们则分散在各个路口,一遍又一遍告诉车主们哪里堵车要绕行、哪里已经可以通行。曾是校卫队成员的孙宏杰回想起那天的场景,说道:“虽然很苦,但也很值得,因为可以让更多的人去感受樱花之美。”
  
  关键词:愤怒、心疼
  
  打开各个公共网络平台,可以看到很多网友在指责那些为了一己私利拉着樱花树各种摆拍的人。寒心的是,经过志愿者们的反复劝导后,有部分游客依然不去改正。
  
  折损,攀爬,摇树,各种触目惊心的照片在QQ群里接连爆出。“有人会为了拍照时樱花飞舞的效果,故意抓住树枝再使劲拉扯,我看着都心疼。”校园记者李欣对摇树行为的愤怒溢于言表。“根本制止不住,有第一个人摘花,就有第二个,你说他,他就呵呵一笑,然后接着摘。”军训团的护樱者隋娇龙说起护樱满脸苦涩。
  
    “目前看来,文明赏樱更像是我们一厢情愿的事,文化水平、年龄、个人态度都会影响一个人的自制力。”校园记者宁成成指着被游客摇落满地的花瓣,说着她的观点。
  
  后记:身为校园记者,不仅要记录樱花之美,也要揭露赏樱的暗面。我们不只是在报道樱花本身,还应有我们自己关于赏樱的种种思考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