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12月1日,首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论坛”在我校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捷、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局长张冠梓、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邓纯东、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建武、我校校长刘德顺等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坐。刘建武主持开幕式,李捷作主题报告,刘德顺致欢迎辞。
李捷在《如何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主题报告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要系统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历史全过程,研究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过程,研究20世纪以来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时要注重“五个基本功”的培养,即熟读经典著作、重视调查研究、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研究投入真感情、用做绝学的精神来做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正义的事业,其前途是光明的。”他希望通过“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论坛”这个崭新的平台,打造和培育出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顶尖人才。整个报告以宏大的历史时空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一次走向历史深处的溯源,凸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历史贡献,使大家深受鼓舞、教育和启发。
邓纯东在致辞中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还要肩负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神圣职责,敢于同一切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作斗争。他期待在博士后论坛这个新的平台上,各位学者能广泛深入交流研究成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张冠梓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相关事宜作了通报。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军事科学院、人民出版社等47家单位的百余位领导、专家和中青年博士后参加了此次论坛。大会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三化’”、“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毛泽东关于党和军队建设思想”等三个分论坛。与会代表还前往韶山,向毛主席铜像敬献了花篮,参观了毛泽东故居和毛泽东纪念馆。通过实地考察,代表们加深了对毛泽东精神、毛泽东人格的认识和理解。
在闭幕式上,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曾长秋教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建成教授、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红教授,分别代表分论坛发言。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怀友教授受会务组委托作论坛工作汇报和总结。
会议期间,李捷还参观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展室,对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工作及其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
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承办,《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协办。
本次论坛选择在伟人故里举办,就是要通过深化毛泽东思想学术研究,共同缅怀毛泽东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功绩,进一步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论坛既是全国马克思主义学界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次盛会,也是全国马克思主义学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的一次盛会,论坛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后加强学术交流、培养顶尖级人才、深化科学研究搭建了一个崭新平台。